首页> 中文学位 >过度增设罪名乱象的反思与应对
【6h】

过度增设罪名乱象的反思与应对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过度增设罪名的表现

2.1 法益保护前置化

2.1.1 具体表现

2.1.2 正当性质疑

2.2 罪名虚置

2.2.1 具体表现

2.2.2 正当性质疑

2.3 罪名重复设置

2.3.1 具体表现

2.3.2 正当性质疑

2.4 过度犯罪化

2.4.1 具体表现

2.4.2 正当性质疑

第3章 过度增设罪名乱象的成因

3.1盲目依赖刑法

3.1.1 风险刑法误区

3.1.2 工具刑法误区

3.2 修法程序不严谨

3.2.1 修法主体存疑

3.2.2 修法过程失当

3.3 过度回应民意

3.3.1 情绪立法质疑

3.3.2 民意准确性质疑

3.4 过于追求刑事法网的严密

3.4.1 目的错误

3.4.2 因果错误

第4章 过度增设罪名的危害

4.1 刑法权威性降低

4.1.1 破坏刑法稳定性

4.1.2 降低公众认同感

4.2 刑法成本虚耗

4.2.1 立法资源浪费

4.2.2 司法资源配置失衡

4.3 犯罪的不利后果加重

4.3.1 犯罪株连效应

4.3.2 犯罪标签效应

第5章 合理增设罪名的应对

5.1增设罪名基本原则

5.1.1 刑法独立性判断原则

5.1.2比例原则

5.1.3 穷尽解释原则

5.2 设立民意调研机制

5.2.1 民意收集机制

5.2.2 民意甄别机制

5.2.3 民意评估机制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犯罪化的原因和动力都来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矛盾的增加,原有的社会关系与人们的价值观念面临着冲击,面对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治安现状、新型领域的犯罪以及各种矛盾激化的情形,犯罪化的刑事立法确有必要性。但是,这种犯罪化的立法必须节制、循序渐进且科学民主化地进行。我们必须大力贯彻依法治国理念,严格控制立法程序,民众导向到学理证立再到法条制定这三个方面必须科学合理、面面俱到。但在现实刑事立法中,经常会在某一环节出现纰漏,间接导致立法不当。
  本文对因立法不当导致过度增设罪名而形成的立法乱象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直接从九次刑法修正案中过度增设的罪名入手,分类整理,指出在立法过程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其次分别从理念上和程序上分析了导致过度增设罪名乱象的原因;再者阐述了这类不当立法对整个刑法体系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刑法权威性的降低、司法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大量罪犯刑满后回归社会的不稳定;最后,对本文所提到的过度增设罪名提出了解决方式,即明确增设罪名的基本原则以及优化民意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