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肝不同模式治疗肝衰竭疗效分析
【6h】

人工肝不同模式治疗肝衰竭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入组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疗效判断

2.5 研究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

第3章结果

3.1 临床指标

3.2 临床转归

第4章 讨论

4.1 肝衰竭的流行病学特征

4.2 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4.3 肝衰竭药物治疗现状

4.4 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慢性HBV感染宿主靶向治疗新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肝PP模式、PDF模式、PP联合PDF模式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肝衰竭并使用人工肝治疗的76例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模式分为PP组、PDF组、PP联合PDF组,并回顾性分析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肝衰竭患者疗效的差异。
  结果:
  1、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分别进行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MELD评分均有降低,其中PDF组、PP联合P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治疗后PTA均有升高,其中P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组、PP联合PD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F组、PP联合 PDF组治疗后 IN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组治疗后INR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F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组、PP联合PDF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对三组患者组间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后TBIL、MELD评分降低,PTA升高,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F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升高,PP组、PP联合PDF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降低,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比较三组不同模式治疗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出院后12周,PP组重症肝炎患者总体生存率72.7%(随访11例,存活8例),PDF组重症肝炎患者总体生存率70.0%(随访40例,存活28例),PDF联合PP组重症肝炎患者总体生存率71.4%(随访14例,存活10例),卡方值0.035,P值为0.983,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4周,PP组重症肝炎患者总体生存率62.5%(随访8例,存活5例),PDF组重症肝炎患者总体生存率67.6%(随访37例,存活25例),PDF联合PP组重症肝炎患者总体生存率55.6%(随访9例,存活5例),卡方值0.480,P值为0.787,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比较肝衰竭不同分期患者人工肝治疗的生存率:出院后12周,早期重症肝炎患者总体生存率76.1%(随访46例,存活35例),中期重症肝炎患者总体生存率71.4%(随访14例,存活10例),晚期重症肝炎患者总体生存率20.0%(随访5例,存活1例),早期重症肝炎组和中期重症肝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重症肝炎组和晚期重症肝炎组以及中期重症肝炎组和晚期重症肝炎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肝PP模式、PDF模式及PP联合PDF模式均能有效清除血液中胆红素等有毒物质,改善机体的内环境,在其辅助下,三种模式均能提高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且三种治疗模式疗效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