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端粒长度分布特点与规律及其变化敏感性的研究
【6h】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端粒长度分布特点与规律及其变化敏感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端粒作为衰老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行性

1.3人体端粒长度与年龄之间关系和变化规律

1.4 端粒长度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差异

1.5 端粒检测方法进展

1.6 端粒评判衰老存在的不足以及大规模人群端粒测量的必要性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研究对象

2.3 材料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结果

3.1不同端粒长度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文献查询

3.2 外周血白细胞DNA样本提取情况

3.3 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分布及最终确定

3.4 端粒长度检测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关于端粒长度改变与衰老

4.2 端粒检测的标本及检测方法选择

4.3不同年龄性别的端粒长度差异分析

4.4不同年龄人群端粒长度敏感性变化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端粒长度检测技术与方法进展及其优缺点比较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端粒相对长度的检测和分析,进一步探索年龄增长与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的趋势与关系,以便印证端粒学说,为人体衰老度测量生物学标志物的建立提供更充分的参考。 方法: 从南昌市区多家三甲医院和部分社区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20岁以上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外周血样作为检测标本。采用Q-PCR法进行端粒相对长度检测,并用7500 Software v2.0.6进行端粒长度分析;年龄与端粒长度改变的关系和趋势分析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 结果: (1)搜集国内外端粒长度检测方法相关文献并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目前常用的方法有SB法、Q-FISH法、Flow-FISH法、Q-PCR法等8种,不同方法具有其不同的测量优势和适用性。笔者采用的Q-PCR方法具有精确、快速、易操作、经济简便等优点,尤其适合大样本人群的检测。 (2)共采集外周血样本1193人份,经检测合格样本量为1022人份,其中男性501人份,女性521人份。外周血白细胞DNA样本提取合格率为85.67%,提取情况理想;Q-PCR目的基因Tel、内参基因Hbg的熔解曲线呈尖细峰,重合度好,实验产物纯净。 (3)1022人份平均相对端粒长度为1.338±0.512,男性为1.311±0.499,女性为1.364±0.523,各年龄段端粒相对长度平均水平有随年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不同年龄段人群端粒相对长度有统计学差异(F=14.497,p<0.001),男性与女性样本端粒相对长度值间无显著差异(t=-1.658,p=0.098);20~岁年龄段与其他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别,30~岁及以上各年龄段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4)端粒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总=-0.325,r男=-0.346,r女=-0.305,p<0.001)不同年龄段间端粒长度动态数列敏感性分析表明,其变化速度在不同年龄段间快慢各异,在20~岁、50~岁年龄段后表现出较显著变化,提示青年向中年过渡、中年向老年过渡期端粒长度改变在两个节点上的敏感性特点。 结论: 本研究是Q-PCR法检测的结果,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随年龄增加逐渐缩短,各年龄段人群的端粒长度差异不同,其长度变化在20~岁、50~岁年龄段后较显著;不同性别间端粒相对长度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端粒长度随年龄的变化特点,这个结果印证了诸多学者的类似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