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诗别裁集》研究
【6h】

《明诗别裁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前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

一、盛世气象与沈德潜的诗学

(一)康乾诗坛的创作转向

(二)康熙诗坛的诗学导向

(三)沈德潜的诗学宗趣与诗歌选本

二、《明诗别裁集》的选诗标准

(一)先审宗旨

(二)继审规格

(三)流于神韵

三、《明诗别裁集》的明诗史观

(一)洪武之初

(二)永乐以还

(三)弘正之间

(四)嘉隆以后

四、《明诗别裁集》的价值与缺陷——兼与《列朝诗集》《明诗综》等明诗选本之比较

(一)因诗存人,标举典范

(二)《明诗别裁集》的缺陷和不足

(三)《明诗别裁集》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有明诗歌,自明人即已着手进行整理和总结,嘉隆间有李攀龙《明诗选》。入清后又有陈子龙《皇明诗选》、钱谦益《列朝诗集》、王夫之《明诗选》、朱彝尊《明诗综》。 目前明诗研究也渐趋深入,但是因各种原因,明诗史类专著尚未问世。这种情况下,研究明诗选本,不失为掌握明代诗歌发展流变的重要路径。 乾隆年间,沈德潜适应盛世气象,独持格调说主盟诗坛。为了阐扬诗学理论,他著有诗学专著《说诗啐语》,他编选了一系列的诗歌选本,《明诗别裁集》即为其一。在编选标准上,《明诗别裁集》本着“先审宗旨、继审规格,流于神韵”的原则,对明代诗歌进行了精细的评审。在选诗宗旨上,沈德潜秉持儒家诗教传统,同时亦注重诗人的性情;在诗歌规格上,沈德潜对唐诗情有独钟,故对明诗的评价,也多以唐诗作为衡量标准;沈德潜还继承王士祯神韵说的合理内核,力图达到格调与神韵的完美统一,对有神韵之明诗颇为赏识。 在这种选诗标准的指导下,沈德潜树立了独具特色的明诗史观: 他以前后七子复古派作为明诗创作的典范,入选诗作居前六位的都是前后子派诗人; 把高启、刘基视为明初诗人之冠,选诗数量仅次于前后七子; 明末陈子龙、顾炎武也是沈德潜所青睐之人,选诗数量仅次于刘基、离启。 综观沈德潜及其明诗选本,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着缺憾。他一改“以诗存史”之选诗观念,转而从诗歌艺术本身出发,“以诗存人,标举典范”。在对明诗编选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偏颇,比如对公安、竟陵派诗人持贬斥的态度,只选公安派一首诗,竟陵派诗歌更是一首都不选;选诗过程中,沈德潜还常常在没有选本根据的情况下,对原作作擅自改动,这些都有违选家应该有的公正、客观精神。 《明诗别裁集>自问世以来,就不断被世人所引用和品评。它幅短旨精,评点贴切且富文采,至今仍不失我们研究明诗的一种优秀选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