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在江西省城市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6h】

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在江西省城市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生态位以及城市生态位研究进展

1.2.2生态位适宜度以及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研究进展

1.3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1.3.1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思路及方法

2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的理论基础及评价方法

2.1城市生态位内涵和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基础

2.1.1城市生态位内涵

2.1.2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理论

2.2城市生态位适宜度分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2.2.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2指标筛选方法

2.2.3赋权方法概述

2.3生态位适宜度测度公式

3江西省城市生态位适宜度评价基础

3.1研究区域概况

3.1.1在全国范围内江西省的城市水平

3.1.2江西省城市概况

3.2江西省城市生态位适宜度指标体系

3.2.1数据来源

3.2.2指标框架

3.2.3指标阐述

3.2.4指标筛选

3.2.5指标权重

3.3江西省城市生态位适宜度测度公式建立

3.3.1参数的估算

3.3.2最佳位置的选取

4江西省11个设区市生态位适宜度计算与结果分析

4.1江西省11个设区市生态位适宜度计算

4.2结果与分析

4.2.1时间分析

4.2.2空间分析

4.2.3生态位适宜度之间的相似性分析

4.3小结

5江西省城市生态位调控建议

5.1宏观性策略建议

5.2实施性策略建议

6总结与展望

6.1创新与不足

6.1.1创新之处

6.1.2不足之处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附表相关系数表

展开▼

摘要

城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三个亚系统组成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匮乏等问题,给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面对着城市建设中的诸多发展、协调问题,如何调控城市生态系统,建立适宜于人们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也就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适宜度显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论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就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1)系统地阐述了生态位、城市生态位、生态位适宜度、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以及城市生态位适宜度指标建立及赋权的研究方法。 (2)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本文尝试构建了城市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生态位的定义出发,选取了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的初选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独立性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后选取了43项指标来构建城市生态位适宜度指标体系。 (3)在对城市生态位适宜度测度公式进行总结归类的基础上,选取城市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价城市生态位适宜度。 (4)论文以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为例,选择2000至2006年为研究时间跨度,采用统计和调查资料所得数据,运用模型,对设区市的城市生态位适宜度进行评价,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时空分析、相似性分析。 所得结果如下: 第一,七年间各类城市生态位适宜度都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每个城市各异。2000—2002年增长较为缓慢,2003年为转折年,2004—2006均有较快的增长; 第二,在空间分布上,总体上各类生态位适宜度都是北部高于南部,西部优于东部,平原优于丘陵。部分生态位适宜度重心偏向西北部; 第三,生产位、生活位与总体生态位适宜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生活位与总体生态位适宜度存在高相关性。 第四,经济水平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 第五,资源丰盛度、环境约束条件、自然环境这三类生态位适宜度波动性较大,说明在经济发展中,江西省城市的资源丰盛、环境约束、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 第六,经济是影响一个地区生态位适宜度的重要因素。 (5)根据所得结论,提出江西省城市发展调控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