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德育逻辑起点的思考
【6h】

关于德育逻辑起点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当前德育逻辑起点的反思

(一)当前德育困境是德育内容的困境

1、从德育形式看德育困境

2、从德育内容看德育困境

3、从德育对象看德育困境

(二)德育内容困境之原因分析

1、原因之一:德育与关于“人”的客观事实疏离

2、原因之二:德育缺乏大众概念

3、原因之三:德育未体现私德与公德本质联系

4、原因之四:德育实践中存在对德育功能的错误认识

5、原因之五:德育忽视微观领域

二、新的德育逻辑起点如何定位

(一)新的德育逻辑起点的基本原则

1、大众优先原则

2、内容实证原则

3、价值独立原则

4、自我评价原则

(二)新的德育逻辑起点的基本内涵:道德与人的对应关系

三、新的逻辑起点上的德育创新

(一)创新德育的逻辑框架

1、德育的真理性内容将确认整个德育过程的合理性

2、道德主体将重新获得自主、自由等道德的核心价值

(二)创新和改善德育语言

1、德育语言成为个体道德经验的表述

2、德育语言充分而稳定地影响道德生活微观层次

(三)创新德育的知识体系

1、心身医学的启示

2、传统良知论的启示

3、环境道德教育的启示

4、成功学的启示

结 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后 记

展开▼

摘要

当前德育的抽象、虚假、无力的困境,并不是受教育者德性的困境,也不应该只从德育形式创新上寻求解困的根本道路。而应该认识到,德育困境首先是德育内容的困境,德育内容存在实证缺失问题,这是德育逻辑起点上的根本性的设计缺陷,形成这一缺陷的原因包括德育与“人”的疏离、德育缺乏大众概念、德育未体现私德与公德内在联系,以及德育实践中存在对德育功能的错误认识。 这样,解决德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应该在于德育逻辑起点的重新定位。我们有必要并且能够在现代科学贡献的基础上或趋势中,至少在德育框架内,依从大众的视野,为“道德是作为人的‘我’天然不可违逆的吗?”的问题寻找到更为具体的客观依据,以此让大众确信:个体道德修养与人的成长自足确实存在整体的对应关系。如果健康、美丽、和谐、安宁是大众的生活之“道”,那么德育应提供达到这种状态的关于德性与成长自足的对应关系的道德知识。它们应能带给人们特有的道德快乐、稳定的道德信仰和丰硕的道德收获。这种道德知识是德育的新的逻辑起点,本身也是一种新的德育内容,它们应该是可验证或可达成共识的规律与事实,而非以往的有主观嫌疑、搭载强制力的道德号召或道德命令。从这个具备实证意义的起点出发,我们可以展开一个崭新的德育框架,在这个框架之内,更多的人们将以事实为基础,更为理性地自觉进行道德实践,道德成为主体的自我需要,并以此中断或减少以往强制式、劝诱式、震撼式的主观选择的德育形式,以利消解全局性的德育困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