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宗族性祭礼——婺源鬼舞的傩文化研究
【6h】

宗族性祭礼——婺源鬼舞的傩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绪论“婺源鬼舞”的区域背景概述

1.1区域行政人口

1.1.1行政区划

1.1.2人口与民族

1.1.3自然环境与经济基础

1.2区域信仰状况

1.2.1宗教信仰状况

1.2.2民间信仰状况

1.3区域宗族制度

1.3.1宗族·宗祠

1.3.2族规·祠规

1.3.3祭祀隆重

1.4 小 结

第一章“婺源鬼舞”的宗族性研究

2.1“婺源鬼舞”的起源与宗族

2.1.1宗族化的起源传说

2.1.2源流考据

2.2傩事中的身份体现与族性特征

2.2.1身份体现

2.2.2族性特征

第二章“婺源鬼舞”的傩文化形态

3.1“婺源鬼舞”的傩文化属性

3.1.1释“傩”

3.1.2“婺源鬼舞”的傩文化属性

3.2“婺源鬼舞”仪式

3.3原始的舞步

3.3.1舞剧《舞花》

3.3.2“鬼舞”舞步的风格特点

3.4娱人娱神的“舞鬼戏”

3.4.1唱腔

3.4.2剧目

第三章“婺源鬼舞”音乐与宗族社会

4.1仪式类型

4.1.1“开箱”仪式

4.1.2“封箱”仪式

4.1.3“开光”仪式

4.1.4“斗傩米”

4.1.5教鬼

4.2关于“婺源鬼舞”音乐

4.2.1锣鼓音乐

4.2.2锣鼓乐队

4.2.3仪式用乐

4.3音乐、仪式与宗族社会

4.3.1傩仪的场域

4.3.2傩仪音乐对婺源宗族社会的意义

第四章“婺源鬼舞”的仪式象征意义阐释

5.1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和象征主题

5.1.1傩仪中的支配性象征符号—傩面具

5.1.2傩仪中的季节性祭祀主题

5.2“婺源鬼舞”仪式的象征体系

5.2.1通过仪式—通神

5.2.2转嫁灾祸—驱逐仪式

5.2.3弓—生殖崇拜

5.3作为工具性象征符号表达的傩仪音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婺源鬼舞”是一种以佩戴面具为特征,以驱鬼、逐疫为主要目的的傩仪式。本文考察了婺源鬼舞的仪式过程,以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调查工作”的研究方法为手段,将“婺源鬼舞”的活动置于当地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宗教信仰等孕育“鬼舞”发展传承的土壤中,对仪式进行全面的观照和研究。 本文认为,“婺源鬼舞”属于宗族性傩仪祭礼,具有鲜明的族性特征,其呈现的傩仪、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服饰、傩道具等要素,不仅具有音乐舞蹈方面的研究价值,更承载了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的深层意义。 在对江西婺源村落的田野调查中,笔者记录了“婺源鬼舞”主要的仪式过程和仪式类型,并运用特纳象征符号的过程分析法,对仪式中的支配性象征符号——傩面具进行的阐释。借用梅里亚姆(Merriam)的“信仰-仪式-音乐”的三重模式对“婺源鬼舞”的傩仪音乐的象征意义进行解析和重构,并说明了傩仪音乐的婺源宗族社会的意义和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