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小”与“大”之间——“新历史小说”论
【6h】

在“小”与“大”之间——“新历史小说”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界定与背景

第一节“新历史小说”的范围及其界定

第二节产生的背景

第二章影响与构成

第一节“新历史小说”与寻根文学

第二节“新历史小说”与先锋文学

第三节“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

第三章特色与创新

第一节英雄退场,小人物登台

第二节逃避崇高

第三节新的时空观

第四节新的“真实观”

第五节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六节空洞的人与实体的人

第七节欲望化的历史

第四章式微与衰亡

第一节走不出的迷宫:“新历史小说”的局限性

第二节作家主体精神的缺失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新历史小说”接过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的大旗对历史进行了反思。作家们在写民国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时颠覆了以往革命历史小说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使民国叙事脱离了政治的影响,从国家民族层面转到市井小巷的层面。 “新历史小说”颠覆了以往关于历史永远是向前的进步的历史观,重新发现历史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解构以往历史的神圣和肃穆,反映出对人本身的人性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新历史小说”把英雄还原成普通人,把个人的历史从大的历史遮蔽中挣脱出来,对神圣的历史进行戏仿和调侃,对崇高和理想进行了叛逃。“新历史小说”把历史的真实性悬置起来,通过个人化的书写去建构作家心中的历史,历史被他们改写成个人史、心灵史和家族史。“新历史小说”让偶然性去支配历史,操控人物的命运,使历史成为偶然性的碎片和非连续性的历史。“新历史小说”将人的欲望作为推动人行动和历史运动的内因,阐释了“一切历史都是欲望史”的历史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