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短篇小说的汉译看译者主体性—以张经浩译欧·亨利小说译文集为例
【6h】

从短篇小说的汉译看译者主体性—以张经浩译欧·亨利小说译文集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传统的翻译观重视源语文本和作者,而忽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使得译者的地位被长期边缘化。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开始逐渐由传统的作者中心论转向译者主体性。许多译论家纷纷聚焦目标文本并开始重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角色。其中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要数道格拉斯·罗宾逊。他的著作《译者登场》标志着翻译史上理论发展的一大里程碑,在书中他首次提出译者和作者具有平等的地位并倡导把译者的主观感受和个人体验作为翻译研究的出发点。之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地位逐步突显,译者主体性被肯定并大力倡导。
  本研究旨在引起人们对译者主体性更多的关注,对译者主体性的定义和意义有更清晰的了解。作者在收集近当代有关译者主体性的著作资料时运用了数据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在追溯译者的地位和译者主体性的定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以张经浩(2006)的欧亨利短篇小说译文集《圣贤的礼物》为例探讨了译者主体性。作者主要从译者张经浩对源语文本的有意识选择、仔细解读和对目标语文本的再创造三个方面来看译者张经浩如何发挥其译者主体性。
  通过将张老翻译实践与译者主体性理论相结合,本文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本研究对张老译文集的案例分析充分肯定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进而论证了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应该倡导更多的译者主体性相关研究以提高人们对译者主体性的重视,并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