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6h】

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推理的定义及形式

1.1.1 推理的定义

1.1.2 推理的形式

1.1.3 推理的构成

1.2 条件推理

1.3 华生选择任务与内容效应

1.3.1 华生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

1.3.2 内容效应(Content effect)

1.4 内容效应的主要理论解释模型

1.4.1 抽象规则理论(Abstract Rule Theory)

1.4.2 记忆线索假说(Memory Cues Hypothesis)

1.4.3 实用推理图式理论(Pragmatic Reasoning Schemas Theory)

1.4.4 心理模型理论(Mental Model Theory)

1.4.5 条件概率模型(Conditional Probability Model)

1.4.6 双加工理论(Dual-process Theory)

1.5 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研究现状

1.5.1 社会契约理论(Social Contract Theory)

1.5.2 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1.5.3 选择研究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原因

1.5.4 欺骗在全人口中的进化演变过程

1.5.5 国外对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研究现状

1.5.6 国内关于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研究

1.5.7 对社会契约理论的评论

第2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目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2.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2 研究基本思路

第3章 研究一 不同指导语对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实验设计

3.4.3 研究材料

3.4.4 研究程序

3.4.5 数据处理

3.5 研究结果

3.5.1 不同指导语条件下各题项四种卡片的选择结果

3.5.2 不同指导语条件下各题项正确作答率分析结果

3.5.3 标准社会契约规则与转换社会契约规则的比较分析

3.5.4 指导语对不同交换规则下社会契约问题的比较分析

3.6 分析与讨论

3.6.1 不同指导语对标准及转换社会契约问题的影响

3.6.2 不同指导语对个人规则和社会规则契约问题的影响

3.7 结论

第4章 研究二 专家与新手在成本-收益条件推理上的差异比较

4.1 引言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假设

4.4 研究方法

4.4.1 研究对象

4.4.2 实验设计

4.4.3 研究材料

4.4.4 研究程序

4.4.5 数据处理

4.5 研究结果

4.5.1 专家与新手在各题项上作答情况

4.5.2 基于社会契约作答标准的结果分析

4.5.3 基于形式逻辑作答标准的结果分析

4.5.4 专家与新手在社会契约与非社会契约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4.5.5 专家与新手逻辑正确回答与社会契约正确回答的比较

4.6 分析与讨论

4.6.1 专家与新手在社会契约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4.6.2 专家与新手在非社会契约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4.6.3 专家与新手在社会契约问题与非社会契约问题上比较分析

4.7 结论

第5章 研究三 标准与转换社会契约规则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一:标准/转换社会契约规则的差异比较

5.2.1 研究目的

5.2.2 研究假设

5.2.3 研究方法

5.2.4 研究结果

5.2.5 分析与讨论

5.3 实验二:影响标准/转换社会契约规则的因素

5.3.1.研究目的

5.3.2 研究假设

5.3.3 研究方法

5.3.4 研究结果

5.3.5 分析与讨论

5.4 研究小结

5.5 结论

第6章 研究四: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利他主义选择

6.1 引言

6.2 实验一:汉维族被试利他主义选择的比较研究

6.2.1 研究目的

6.2.2 研究假设

6.2.3 研究方法

6.2.4 研究结果

6.2.5 分析与讨论

6.3 实验二:汉维族被试利他主义选择的进一步比较

6.3.1 研究目的

6.3.2 研究假设

6.3.3 研究方法

6.3.4 研究结果

6.3.5 分析与讨论

6.4 研究小结

6.5 结论

第7章 研究五: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发展性研究

7.1 引言

7.2 研究目的

7.3 研究假设

7.4 研究方法

7.4.1 研究对象

7.4.2 实验设计

7.4.3 研究材料

7.4.4 研究程序

7.4.5 数据处理

7.5 研究结果

7.5.1 被试的总体作答情况分析

7.5.2 毕生发展阶段在标准与转换社会契约规则上的结果

7.5.3 毕生发展阶段在个人规则与社会规则上的结果

7.6 分析与讨论

7.6.1 被试选择卡片的总体情况分析

7.6.2 毕生发展阶段社会契约问题上的发展趋势分析

7.7 结论

第8章 综合讨论

8.1 被试在成本-收益结构推理题上的作答表现

8.2 熟悉性对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影响

8.3 标准/转换社会契约的作答差异及利他主义选择

8.4 发展趋势

8.5 推理:领域一般性或领域特殊性?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9.1 创新之处

9.2 未来展望

9.2.1 对成本与收益的界定有待于进一步厘清

9.2.2 对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研究视角

9.2.3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9.2.4 研究范式问题

9.3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华生选择任务(也称四卡任务)中的“内容效应”自发现以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但许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时甚至相互矛盾。为了解释“内容效应”这一现象,先后涌现出诸多理论观点或模型,但这些理论似乎总存在着某些不足。Cosmides&Tooby从进化论角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四卡任务中的“内容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许多理论之所以对“内容效应”解释失败,是由于这些理论的基础假设——同一认知加工过程控制着不同领域的推理是错误的。
   基于进化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人类所遇到的最复杂的自然现象,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包含了专门针对社会交换的特定推理机制。社会交换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我们所拥有社会契约运算法则操纵着成本-收益表征,因为成本-收益表征在社会交换中是能够被理解的最高水平的抽象过程。为了便于对社会交换进行推理,人们非常擅于侦查欺骗的程序是直接编入到我们的达尔文主义的运算法则中去,社会契约理论不仅对数据提供了最节俭的解释,而且从进化理论来看,其假定某些天生的运算法则是目的特定性和内容依赖性也是极其节俭的,社会契约理论被认为是至今对“内容效应”更为有效的解释之一,是在实验水平上能解释内容效应的唯一候选理论。尽管该理论得到了一系列实验证据的支持,但也遭受了不少批评,并且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标准社会契约规则与转换社会契约规则是否存在差异、人们为什么会在成本-收益结构社会交换条件推理上选择利他主义卡片,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是否仅仅能用社会契约理论加以解释,或者说仅仅是领域特定进化的结果等。国内外对此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揭示人们的推理、乃至决策的认知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五个研究七个实验,分别考察了:1)指导语对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影响;2)专家与新手在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上的差异;3)标准与转换社会契约规则的差异及其原因;4)在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上的利他主义选择;5)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
   1)证伪指导语更有助于改善被试在成本-收益结构内容条件推理上的作业成绩;
   2)专家与新手在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上的社会契约作答差异不显著;
   3)与不熟悉性的社会契约问题相比,熟悉的社会契约问题作业成绩更好;
   4)标准社会契约规则的作业成绩好于转换社会契约规则的作业成绩;
   5)被试在转换社会契约规则问题比在标准社会契约规则问题上更倾向于选择利他主义卡片组合;
   6)与美国被试相比,中国被试更多选择利他主义卡片组合,这可能是中外文化差异造成的结果,但同为中国被试的汉维族间差异不显著;
   7)从儿童期开始直到成年晚期人们的社会契约推理能力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成年期是人生推理能力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
   8)对标准社会契约问题而言,成年早期是人们推理能力发展的最高峰;但对转换社会契约问题来说,成年中期是人们推理能力发展的最高峰;社会规则契约问题的最佳推理成绩发生在成年早期;个人规则契约问题的最佳推理成绩出现在成年中期。
   这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社会契约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结果,如被试在具有成本-收益结构内容的条件推理上普遍得好成绩。但不能解释标准社会契约规则的成绩好于转换社会契约规则、熟悉性对它的影响等问题。相反,记忆线索假设及“知识与试题双重结构模型”对此作出了一定的理论解释。
   同时也表明,尽管基于进化心理学而提出的社会契约理论主张领域特定性推理过程,但并没有证据来支持领域普遍性思维是一种领域特定性适应(Girotto V.Tentori K,2008)。
   本研究认为,综合现有的各种理论观点来看,像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这样的高级心理加工能力,既可以用领域特定的社会契约理论来加以解释,也可以用普遍的其它理论来加以解释,因此可以说是领域一般和领域特定的综合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