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生境适宜性评价
【6h】

江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生境适宜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野生动物的生境与质量评价

1.1.1 野生动物生境研究

1.1.2 野生动物生境评价与3S技术

1.1.3 3S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1.1.4 3S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2 梅花鹿研究综述

1.2.1 国内梅花鹿研究现状

1.2.2 国外梅花鹿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自然保护区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

2.1.4 生物多样性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与空间模拟技术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3.1.2 影响梅花鹿栖息地的因素

3.2 空间模拟技术

3.2.1 空间模拟方法

3.2.2 生境评价模型

3.2.3 植被与地理数据

3.2.4 生境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2.5 适宜生境环境容纳量估算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物理环境因素

4.1.1 影响梅花鹿生境选择的地形因子及适宜性赋值

4.1.2 梅花鹿栖息地地形因子分析

4.2 生物因素

4.2.1 影响梅花鹿生境选择的生物因子及其赋值

4.2.2 桃红岭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特征

4.3 人类活动干扰因素

4.3.1 影响梅花鹿生境选择的人为干扰因子及影响强度赋值

4.3.2 人类活动干扰分析

4.4 桃红岭梅花鹿栖息地适宜性的总体评价

4.4.1 梅花鹿潜在的生境适宜性评价

4.4.2 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影响

4.4.3 生境斑块特征

4.5 适宜生境环境容纳量估计

5 讨论

5.1 梅花鹿生境适宜性的综合评价

5.2 栖息地的适宜性及空间分布

5.3 环境容纳量的影响

5.4 植被类型的改变对梅花鹿的影响

5.5 地形因子对梅花鹿生境选择的影响

6 威胁和建议

6.1 梅花鹿生存面临的压力

6.1.1 人类活动的干扰

6.1.2 “天敌”和竞争物种的影响

6.1.3 狩猎装置的影响

6.1.4 迁移障碍

6.1.5 植被正向演替

6.2 梅花鹿保护策略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被IUCN列入濒危物种,也是我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种群仅分布于江西、浙江、安徽等狭窄的区域内,形成多个孤立种群,生境破碎和丧失被认为是限制梅花鹿种群增长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栖息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空间模拟方法,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植被类型、坡度、坡向、海拔和人类干扰活动作为评价因子进行了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如下: ⑴桃红岭地区以森林为主,各类林地面积约9488.15 hm2,占75.90%,植被类型分为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和芭茅丛,面积分别为1664.57、1638.63、3438.21、1247.15、87.85、1143.88、60.92、206.94 hm2。 ⑵在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该区梅花鹿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2233.9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61%;次适宜生境面积为2980.24 hm2,占24.83%;较不适宜生境4563.93 hm2,占38.36%;不适宜生境面积为2221.84 hm2,占18.51%。 ⑶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该区梅花鹿实际适宜生境面积为1224.0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20%;次适宜生境面积为2164.70 hm2,占18.04%;较不适宜生境3988.21 hm2,占33.24%;不适宜生境面积为4623.05 hm2,占38.53%。 ⑷与潜在生境相比,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梅花鹿适宜生境、次适宜生境和较不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下降8.41%、6.79%和4.79%,相应的不适宜生境面积则增加了20.01%。由于梅花鹿的生境受到居民点、主要道路、农田耕作、森林采伐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导致大量适宜和次适宜生境丧失、隔离,景观破碎度指数由0.4345增加到0.5898。以潜在可利用生境面积计算,保护区梅花鹿环境容纳量为568±160只,而以实际可利用生境面积计算,则只能容纳368±105只。 ⑸适宜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可能是限制该区梅花鹿种群恢复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议保护区充分注意人类活动对梅花鹿生境的影响,合理控制人工砍伐;打击盗猎行为,控制野猪数量;开辟生境走廊,以提高梅花鹿的生境质量,促进其种群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