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舍勒哲学中的爱与怨恨
【6h】

舍勒哲学中的爱与怨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国内研究现状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方法

2 舍勒哲学里的爱以及爱的秩序

2.1 爱的本质

2.1.1 爱与认识的关系

2.1.2 纯粹的爱和虚假的爱

2.2 爱的秩序

2.2.1 爱的秩序之作用

2.2.2 爱的秩序之于怨恨

3 爱的秩序之混乱者对于“爱”的误解

3.1 个人与个人之间对于“爱”的误解

3.2 个人面对公众事件时对于“爱”的误解

4 怨恨的本质以及怨恨的影响

4.1 怨恨的产生

4.1.1 怨恨与报复冲动

4.1.2 怨恨与妒嫉

4.1.3 怨恨与主体的特殊境遇

4.2 怨恨的消极意义

5 舍勒关于爱与怨恨的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5.1 爱是幸福的来源

5.2 维持爱的秩序是化解怨恨的途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在舍勒的哲学思想里,爱并不盲目,爱是基本的精神行为,爱先于认识出现,爱让我们看清在客体身上的较高价值。在第二章中,我们将论述爱的本质,以及爱这种情感运行时所遵循的规律。爱也是容易被混淆的,因此需要区别纯粹的爱和虚假的爱。现实文化中,人们对于爱常常有各种误解。爱其实包括两个部分,即爱的意愿和爱的能力,人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霸占去控制,这算爱的意愿上的不纯粹,是爱的秩序发生错乱的结果;人们也常常想爱却用错了方式,这是爱者对被爱者的认识程度不够,难以实现爱的价值。现实中,也常常有人在呼吁平等,其中不乏因为怨恨而诋毁具有较高价值的人群,他们在习惯或所谓传统的掩饰下想扯平自己与怨恨对象之间的差距,但事实是平等并不等于公平,第三章谈的便是人们对于爱的种种误解。
  爱有爱的秩序,但这种秩序也有被打破的时候,这时怨恨便产生了。世上只要有恨,就必定存在爱的秩序的错乱。从本质上说,怨恨是因为怨恨者与他人在价值上相冲突而引发的一种反感情绪,这种情绪是心灵被折磨的根源。第四章里会论述怨恨的起因,以及几种容易产生怨恨的情形,另外还有怨恨带来的消极影响。
  爱与怨恨这两大内容在舍勒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爱与怨恨构建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决定了每个人内心的明暗,最后一章把爱与怨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相联系,揭示舍勒关于爱与怨恨的思想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