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抑郁个体对模糊表情识别的解释偏差:基于积极启动效应的干预研究
【6h】

抑郁个体对模糊表情识别的解释偏差:基于积极启动效应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抑郁个体

1.2认知偏差

1.3 抑郁个体表情识别的解释偏差

1.4 积极启动效应

1.5 积极评价

1.6 心理表象

2 问题的提出

2.1 前人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一 抑郁个体对模糊表情的解释偏差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分析

3.4 讨论

4 研究二:积极评价对模糊表情解释偏差的干预

4.1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分析

4.4 讨论

5研究三 积极心理表象对模糊表情解释偏差的干预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分析

5.4 讨论

6 总讨论

6.1 抑郁个体在模糊表情识别中的解释偏差

6.2 评价方式对抑郁个体模糊表情识别中解释偏差的影响

6.3 心理表象对抑郁个体模糊表情识别中解释偏差的影响

6.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展开▼

摘要

认知是情绪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个体如何解释模棱两可的事件取决于他们对积极或者消极信息理解的倾向性。抑郁作为一种情绪障碍,缺乏对情绪的正常调节,对模糊解释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偏差。近年来,西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抑郁群体的认知加工特点,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解释偏差在抑郁群体中的普遍存在性。抑郁个体对模糊表情的解释偏差不仅影响自我的认知活动,同样对个体的社会交际产生影响。国内对抑郁的解释偏差的研究非常少,相应的模糊情绪识别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主要关注于抑郁个体对模糊表情刺激的解释偏差,并且通过两种积极启动:积极评价方式和积极心理表象方法对抑郁个体的解释偏差进行干预。
  实验目的:(1)探究抑郁个体对模糊面孔刺激的解释偏差。(2)考察积极评价方式对抑郁个体解释偏差的影响。(3)考察积极心理表象训练对抑郁个体的解释偏差进行干预的影响。
  研究方法:研究一,考察了抑郁个体对模糊面孔表情的解释偏差,通过SDS自评抑郁量表和RRS冗思反应量表筛选出40名被试(女性18人)作为抑郁组,对照组即非抑郁组被试40名(女性21人),实验材料通过Morpher3.1软件合成由快乐表情到悲伤表情过度的混合表情图片,所有被试完成模糊表情识别任务。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将两组被试随机分配至积极评价组和消极评价组,再次完成模糊表情识别任务,实验采用前测-后测对比法,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三,40名抑郁被试(女性19名)完成第一次模糊表情识别任务,随后被随机分配到积极心理表象训练组、消极心理表象训练组以及中性对照组,完成第二次模糊表情识别任务,结果采用前测-后测对比法,使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倾向组个体更容易将模糊表情判断为消极表情,即在模糊表情识别任务中的消极表情选择率更高。(2)积极评价组的抑郁个体在第二次的识别任务中,将模糊表情识别为消极的次数显著减少,即积极评价能有效的降低消极解释偏差。(3)积极心理表象训练组的被试与第一次识别任务所判断表情为消极的数量差异显著,积极表象能减少抑郁倾向个体的消极解释偏差。
  结论:1.抑郁个体对模糊表情的识别存在消极解释偏差。2.积极的评价方式可以减少抑郁个体在模糊表情识别中的消极解释偏差,而消极的评价方式会增加抑郁个体在模糊表情识别中的消极解释偏差。3.积极的心理表象可以减少抑郁个体在模糊表情识别中的消极解释偏差,而消极的心理表象会增加抑郁个体在模糊表情识别中的消极解释偏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