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地位视角
【6h】

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地位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引言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3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1.4论文研究的线路

1.5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2.物流产业含义和“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的含义、作用及要求

2.1物流产业基本含义

2.1.1物流的概念

2.1.2物流产业概述

2.1.3现代物流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2“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的含义

2.3建设“国际物流枢纽”的要求

2.3.1优越的经济地理环境

2.3.2良好的物流产业发展环境

2.3.3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尤其是知识型服务业)

2.3.4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持

2.3.5需要有足够的物流人才

2.4把宁波市建设为“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的意义

2.4.1促进宁波市经济的发展

2.4.2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促进宁波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2.4.3促进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2.4.4提高宁波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2.4.5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竞争力

3.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需求的总量预测

3.1影响宁波市今后物流需求的因素分析

3.1.1国际贸易的发展

3.1.2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3.1.3宁波城市化进程加快

3.1.4杭州湾大桥建设

3.2物流需求的数量指标

3.3未来十年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需求的总量预测

3.3.1价值型物流需求预测

3.3.2实物型物流需求的分析预测

3.4宁波港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发展预测

3.4.1一元线性回归预测

3.4.2一元二次曲线回归预测

4.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宁波市物流市场总体规模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4.1.1物流成本占GDP中的比重偏高

4.1.2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偏慢

4.1.3全社会货运量逐年递增,发展势头良好

4.1.4就业人数逐年上升

4.2宁波市物流基础设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4.2.1港口

4.2.2公路与杭州湾大桥

4.2.3铁路

4.2.4杭甬运河

4.2.5航空运输

4.2.6物流园区

4.3宁波市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4.3.1全市物流企业不同程度呈现着“小、少、弱、散”的现象

4.3.2物流资源丰富,分布基本合理,但全市平衡性需进一步调整

4.3.3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快,但物流成本高,整个行业经济效益低下

4.3.4全市物流标准化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合力

4.3.5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物流企业人才严重匮乏

5.国外先进港口城市发展港口物流业的启示

5.1国外发展港口物流业的经验

5.1.1纽约新泽西港、西雅图港和塔科马港——发达的集疏运网络

5.1.2鹿特丹港和新加坡港——物流分工明确,集约化经营

5.1.3新加坡港——政策优惠、信息技术和增值服务相互配合

5.2国外经验对宁波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启示

5.2.1进一步完善以港口为节点的集疏运网络

5.2.2大力建设物流园区

5.2.3重视信息化建设

5.2.4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6.对宁波市发展物流产业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6.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6.2提升宁波港口物流服务竞争力,开拓港口腹地

6.3加大规划和投资力度,加快集疏港交通体系及国际集装箱场站建设

6.4建设专业性特色物流园区,大力实施“区港联动”策略

6.5因势利导、抓住机会,培育现代物流主体

6.6扩大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

6.6.1打破企业传统物流模式,积极引导企业物流需求的社会化

6.6.2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

6.7加强宁波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6.8加强宁波市物流标准化建设

6.9建立一个良好的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物流业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随着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逐步形成了由运输向物流理念的转变。宁波市作为长三角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加上拥有国家确定重点开发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之一——宁波港,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难得的条件。为规范宁波市物流产业,促进现代物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宁波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正式出台《宁波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宁波力争通过lO至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的国际物流枢纽和浙江省的重要综合物流中心。 宁波市已经把建设“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作为宁波市未来物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但是,应该认识到,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经济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都不同,在发展物流时就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宁波市要根据自己的城市特色,发展一条适合自己城市的物流道路,为今后宁波市经济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如何将宁波市建设为“长三角国际物流枢纽”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第一部分引言。提出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一些研究宁波市物流产业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进而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线路;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介绍了物流的概念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的含义和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特点与建设的基本条件:优越的经济地理环境、良好的物流产业发展环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先进的信息系统、足够的物流人才;最后概括了宁波市建设“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影响宁波市今后物流需求的因素,并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情况下运用数学模型,对宁波市未来十年的物流需求进行预测:预计到2010年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部门对物流的总体需求价值量将达到127.47亿元,2015年达到313.33亿元;到2010年全市货运量将达到23055.40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94.95亿吨公里,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0851.2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01.92万TEU:到2015年分别将达到33978.65万吨、2137.63亿吨公里,86490.01万吨,23¨.29万TEU。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宁波市物流市场总体规模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宁波市物流基础设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宁波市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港口、公路、铁路、内河、机场、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的介绍,显示宁波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还需要作哪些方面的努力。 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纽约新泽西港、西雅图港、塔科马港、鹿特丹港、新加坡港等国外先进港口城市发展港口物流业的经验,以及对宁波市规划物流产业,建设“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的启示:完善以港口为节点的集疏运网络;大力建设物流园区;重视信息化建设;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第六部分提出了宁波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有关措施与建议。建议宁波市应定位于创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的国际物流枢纽和浙江省的重要综合物流中心;交通基础规划应注重各物流体系的衔接与配合;推进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在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战略方面,应促进物流社会化、组织化和专业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另外政府还应更新观念、加大宣传,制定相关法规和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外资,推动合资、独资物流企业发展,冲破行政区域限制,抢占经济发展腹地,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