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主体间互动关系研究——以婺源H村为例
【6h】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主体间互动关系研究——以婺源H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理论依据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回顾

1.3.2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婺源H村乡村旅游开发的背景

2.1 困境中的婺源H村

2.2 H村乡村旅游开发机遇

2.3 H村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情况

3 婺源H村乡村旅游开发初期利益主体间互动分析

3.1 婺源H村土地产权流转

3.1.1 县镇政府主导H村土地流转

3.1.2 H村土地平价流转的原因

3.2 婺源H村整村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3.2.1 被忽视的村民:搬迁安置方案制定

3.2.2 底层的回击:安置房建设主导权之争

3.2.3 非对抗性抵制:拖延战术运用

3.2.4 开发商的策略:六人搬迁安置工作小组成立

3.2.5 面对面博弈:两次村民大会召开

3.2.6 政企互动中的合谋

3.3 婺源H村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3.3.1 被边缘化的社区居民:H村景区买断型开发模式

3.3.2 弱参与感:H村居民被动参与旅游开发

4 婺源H村乡村旅游开发现阶段利益主体间互动分析

4.1 婺源H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现状

4.1.1 H村居民收入及职业结构情况

4.1.2 H村居民满意度与参与意愿情况

4.2 社区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4.2.1 社区居民与景区之间的竞争

4.2.2 社区居民与景区之间的合作

4.3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5 婺源H村利益主体间互动关系的总体模式及综合评价

5.1.2 模式特征二:雇佣回迁参与

5.2 婺源H村旅游开发中利益主体间互动模式的优势

5.2.1 产权清晰

5.2.2 古村复活

5.2.3 就地城镇化

5.3 婺源H村旅游开发中利益主体间互动模式的不足与局限

5.3.1 利益结构不均衡

5.3.2 社区失序

5.3.3 活态文化之死

6 结论与思考

6.1 结论

6.2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主体间良性互动思考

6.3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乡村旅游对我国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和农业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互动形式多样,互动关系复杂,往往伴随着矛盾和冲突。虽然矛盾和冲突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线,但是探究在乡村旅游社区这个场域中不同利益主体间互动关系,构建不同主体间良性互动模式既是学术需要也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本文选取了婺源县H村作为案例研究点,以在H村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田野工作获得的笔记、数据为主体材料,以婺源H村乡村旅游开发的变迁历程为主线,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以H村乡村旅游开发前期和后期当地政府、旅游企业与社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系列互动事件为线索,从内部视角和微观层面观察场域中不同行动者在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实践的互动过程,分析不同利益主体间关系,探讨利益主体之间利益互动逻辑。研究发现,在开发的不同阶段H村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主体间互动形式、互动关系不同。在H村乡村旅游开发前期阶段,社区、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三个利益主体之间围绕土地产权流转和开发模式之间互动,不同利益主体间存在矛盾和冲突,最终是社区居民妥协顺从。在H村乡村旅游发展现阶段不同利益主体间互动关系演变为合作竞争关系。H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有产权清晰、古村获得保护和就地城镇化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利益不均衡、社区失序和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活态文化消失等局限。
  基于此,为构建更加积极良性的互动机制,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建立利益协调、合理利益共享互动机制,提升社区参与程度,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