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
【6h】

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的含义、特点及优势

(一)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的含义及特点

1、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的含义

2、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的特征

(二)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的优势

1、专业性

2、中立性

3、群众性

二、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分析

(一)对部门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开展第三方评估的正当性

1、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

2、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具有避免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必然性

3、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具有促进立法决策科学化的现实性

(二)对部门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必要性

1、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客观要求

2、提高立法科学性的必要途径

3、促进立法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4、实施精准精细立法的重要手段

三、国外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制度比较

(一)国外立法第三评估考察

1、美国

2、日本

3、英国

4、德国

(二)国外立法第三方评估制度之借鉴

1、确立第三方评估法律地位

2、建立成熟的评估机构和稳定的评估团队

3、探索科学的评估方式

4、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

四、第三方评估在我国立法实践中的运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方评估在我国立法实践中的运用

1、安徽省人大开展《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第三方评估

2、淮南市人大开展《淮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三方评估

3、河北省人大明确规定地方立法“引入第三方评估”

4、江西省专门出台规范性文件并先后多次开展立法第三方评估

5、深圳市在政府规章中明确提出建立“立法争议第三方评估制度”

6、中山市政府明确提出建立立法工作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

7、全国首个专门的立法第三方评估机构在京成立

(二)第三方立法评估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第三方评估的地位不明确

2、第三方评估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

3、评估机构和人才匮乏

4、引入第三方评估方式尚未明确

5、第三方立法评估工作开展缺乏有效保障

6、评估标准不够科学统一

7、立法评估质量有待提高

8、评估结果的应用及反馈机制不健全

五、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构建设想

(一)“重要立法事项”的界定程序

(二)立法第三方评估的原则

1、客观性

2、中立性

3、公开性

4、民主性

5、科学性

(三)立法第三方评估主体的资质

(四)立法第三方评估机构的选择与管理

(五)立法第三方评估的主要内容

1、对立法重大争议项目的评估内容

2、对立法重大争议问题的评估内容

(六)立法第三方评估的标准

(七)立法第三方评估的程序及方式

(八)立法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内容

(九)立法第三方评估结论的应用

(十)立法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公开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和立法工作,对法治建设尤其是立法工作,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部门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进行第三方评估,避免立法久拖不决。因此,如何结合立法工作实际,建立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动解决立法过程中部门争议较大的事项,从而提高立法决策效率和水平,有效避免立法久拖不决和部门利益法制化,成为当前立法机关面临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社会普遍关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以及群众切身利益且部门争议较大的立法事项,在法律案表决前,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第三方,对该立法事项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评估结果报告,对协调解决立法部门利益纷争,从体制机制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制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要立法事项委托第三方评估具有专业性、中立性、群众性优势。建立健全第三方立法评估机制,加强对部门争议的重要立法事项进行第三方评估,它不仅是实施全面推进法治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是完善科学民主立法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保障。考察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西方法治先进国家的立法制度可以发现,各国都普遍高度重视立法第三方评估,并建有完善的第三方评估体制机制。近年来,我国河北、安徽、江西等地都陆续开展了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实践,江西、广东等地在政府立法过程中还制定有专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规范。
  制度机制是建构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的基础。根据国外第三方立法评估经验以及合我国立法实践经验,立法第三方评估机制可以从重要立法事项界定的程序、评估的原则、评估主体的选择和管理、评估的内容和标准、方法程序以及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报告的公开等方面,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完善的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