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孢粉相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孢粉相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选题来源(Research Background)

1.2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1.3存在问题(The Existing Problem)

1.4研究内容(The Research Targets)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Research Approaches and Technical route)

1.6完成工作量(Workload Accomplished)

2 区域地质概况

2.1区域地质背景(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2.2研究剖面概况(Geological Setting of Study Outcrops)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采样(Sampling)

3.2孢粉有机质的处理(The Treatment of PM)

3.3孢粉有机质的制片(Chip Production)

3.4孢粉有机质的统计鉴定(Statistics and Assessmen)

4 研究区长7段孢粉相特征

4.1孢粉有机质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of PM)

4.2孢粉有机质特征(The Characteristics of PM)

4.3研究区长 7 段孢粉相特征(Palynofacies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 7 Oil-bearing Formationin Study Area)

4.4研究区长7段孢粉相对比(Comparison of Palynofacies)

4.5小结(Brief Summary)

5 研究区长7段沉积环境及空间展布

5.1孢粉相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Palynofacies Analysis on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5.2典型剖面沉积环境分析(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of typical outcrops)

5.3长7段沉积环境空间展布(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Facies of Chang 7 Oil-bearing Formation)

5.4小结(Brief Summary)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I

图版II

图版III

图版IV

图版V

图版VI

图版VII

图版VIII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段孢粉相为研究对象,根据长7段孢粉相特征划分不同类型的孢粉相,并通过孢粉相古环境解释方法,综合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以及生物化石发育情况,浅析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与空间展布特征。
  论文材料来自研究区出露良好的野外剖面,在把握剖面的岩性序列、沉积构造及生物化石等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采样。而后在实验室中进行化石处理,鉴定和分类统计工作,分析其孢粉相,根据不同特征划分为3种不同类型孢粉相:以黑色木质或丝炭类为优势成分的I型孢粉相组合,以无定形有机质为优势成分的II型孢粉相组合,以孢粉为优势成分的III型孢粉相组合。
  以 AOM、PHY、PAL为三端元制成孢粉相古环境分析三角图,结合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以及大化石内容,推断长7段沉积期研究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依次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浅湖相、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湖盆整体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湖盆面积逐渐缩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