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互联网+”体育旅游的内涵、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互联网+”体育旅游的内涵、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体育旅游是大旅游产业的分支,“互联网+”和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产业中的翘楚。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互联网+”体育旅游的内涵,“互联网+”体育旅游的现状,“互联网+”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互联网+”体育旅游的内涵研究为:“互联网+”体育旅游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OTA和旅游APP等互联网平台,查询、预订体育旅游产品或将体育旅游体验和实践活动进行分享的过程;“互联网+”体育旅游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某时期的文明或民俗的积淀同体育旅游相融合的一种社会现象总和;“互联网+”体育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体育旅游资源和互联网资源,优质的体育旅游资源是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载体契合体育旅游,互联网资源主要是指对体育旅游资源起到桥梁的中介媒体作用;“互联网+”体育旅游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服务大众;“互联网+”体育旅游产品分为预订类产品、资讯类产品、分享类产品、交通类产品四类。这四类产品涵盖了“互联网+”体育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 (2)“互联网+”体育旅游的现状为:“互联网+”体育旅游正处于发展时期,专门的只做体育旅游的互联网旅游公司较少,现阶段的互联网+体育旅游主要被综合类流量巨头企业所把持。“互联网+”体育旅游业主要依托于优质的体育旅游资源,多功能互联网体育旅游电商平台,持续增长的国民经济水平和国家、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互联网+”体育旅游的商务模式为O2O、B2B、B2C、C2C、C2B五种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但当今的“互联网+”体育旅游商务模式并非是单一的模式,往往是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复合在一起。当前“互联网+”体育旅游存在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不够,网络交易监管和法律法规缺失,创业型互联网体育旅游公司生存环境恶劣,“互联网+”体育旅游受外部影响因素较多,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诚信、缺乏专门复合型人才等一系列问题突出。“互联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有着与时俱进多元化发展,走创新发展道路,打造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线上企业合并,创新推广新模式,加强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趋势。 (3)“互联网+”体育旅游发展对策及模式优化为:研发新产品、树立知名品牌、培育新市场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根本;多个职能部门联动运行使得资源得到了最优化配置;人才是创新发展核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互联网+”体育旅游行业发展的源动力;电子商务平台是“互联网+”体育旅游的主要依托,打造安全可靠、功能强大平台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基石;完善旅游法律,健全保障体 系是“互联网+”体育旅游健康发展的保证;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当前其发展趋势;构建开放包容的“互联网+”体育旅游环境是其发展的环境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赵文博;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许彩明;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互联网; 体育旅游; 内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