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空效应下我国省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值的测度研究
【6h】

时空效应下我国省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值的测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空间的不断扩大,我国目前面临着土地和空间资源的紧缺等重大难题,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空间的迅速扩张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量,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深,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在此现实情况下,深入研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及两者协调情况,对于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更加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内涵与特征,阐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接着,初步选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运用SPSS相关分析方法剔除相关系数较高的指标,最终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05-201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赋权,并对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测度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在研究期间内,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值在总体上表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仅有个别年份的个别地区出现回落情况。 然后,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值,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协调值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总体来看,研究期内,各省(市、自治区)的耦合协调模式经历了从不协调期向转型期发展的过程,但仍然没有上升到高级协调阶段,从全局相关性角度来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两系统协调度在全局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特征。从局部相关性来看,我国处于“HH”集聚模式的省(市、自治区)占据大多数,并且数量在不断增加。 最后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6年的协调值进行预测并与真实值作对比,并对2017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6 年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基本吻合,预测精确度达到 90%,基于LISA 马尔科夫链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值空间集聚模式的演化趋势,结果分析显示我国30个省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值的聚类模式保持稳定状态。

著录项

  • 作者

    刘娜娜;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 学科 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传哲;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时空效应;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协调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