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砧木对藤稔葡萄需冷量的影响及休眠期内源多胺的代谢
【6h】

不同砧木对藤稔葡萄需冷量的影响及休眠期内源多胺的代谢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试验研究

第三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于2004-2006年在扬州大学进行,以藤稔(Fujiminori)葡萄自根苗、藤稔/SO4、藤稔/DE、SO4(SelectionOppenheimNo.4,V.berlondieri×V.riparia)砧木、DE(DogRidge,V.champini)砧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不同供试材料需冷量的变化;(2)丹磺酰氯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植物组织中游离态、结合态、束缚态多胺的方法;(3)不同供试材料休眠期芽内源多胺种类、形态和含量变化;(4)破眠药剂处理后内源多胺种类、形态和含量变化。主要研究结果为:1.通过连续两年对三种模型需冷量观察结果的比较,认为犹他模型计算的需冷量较能客观地反映供试材料在扬州地区的萌芽表现,且不同砧木对藤稔葡萄需冷量的满足有重要影响; 2.供试材料的芽在休眠过程中,含有腐胺(put)、尸胺(cad)、己二胺(hex)、亚精胺(spd)和精胺(spm)5种内源多胺,它们分别以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其中游离态和结合态多胺含量较高,变化较大,束缚态多胺,以及游离态和结合态精胺(spm)含量低,变化较小,但三种形态的尸胺(cad)和己二胺(hex)仅存在于需冷量得到满足后的芽,且含量也低; 3.藤稔葡萄休眠芽内游离态、结合态腐胺(put)和亚精胺(spd)的含量随着需冷量不断得到满足而逐步升高,不同砧木对藤稔葡萄休眠芽内游离态和结合态腐胺(put)和亚精胺(spd)的含量变化也有显著影响,并且与砧木对需冷量的影响基本一致,表明芽内游离态和结合态腐胺(put)和亚精胺(spd)的含量变化能够有希望作为评价藤稔葡萄芽休眠深度变化的生理代谢指标; 4.休眠前期,需冷量较低的SO4砧木芽内游离态、结合态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较低;需冷量较高的DE砧木芽内游离态、结合态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较高,且这一变化趋势与5种供试材料需冷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说明芽内游离态、结合态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的高低可能是预测葡萄植物需冷量高低的生理指标之一; 5.应用20%CaCN2和2%H2CN2处理不仅能有效打破藤稔葡萄的休眠,还诱导了供试材料芽内游离态、结合态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的升高,进一步表明了游离态、结合态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变化可能对葡萄植物的休眠调控有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