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民初贫民习艺所研究
【6h】

清末民初贫民习艺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贫民习艺所的思想和历史渊源

第一节贫民习艺所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贫民习艺所的历史渊源

第二章清末民初贫民习艺所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清末工艺局——贫民习艺所的前身

第二节民国初年贫民习艺所的产生

第三节民国初年贫民习艺所的发展

第三章清末民初贫民习艺所运营体制及功效

第一节运营体制

第二节运营功效

第三节经费不足——贫民习艺所发展的瓶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的转型时期,这一期间,社会剧烈变动,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灾荒连年,弱势群体大量存在,赤贫者弥漫于城乡,社会运行存在着大量的风险性因素,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政治矛盾与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如何来解决这些矛盾,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根本方法当然是改革政治发展经济,实施宪政等,但大力推行社会救济也不失为治标之道。贫民习艺所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建立的。 贫民习艺所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帮助贫民,其对象具体包括灾民、难民、游民、破产的手工业者、旗民、妇女、乞丐,也有社会不良少年及部分罪犯等社会弱势群体。由于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共救助体系,这一群体普遍缺乏抵御战乱、防灾抗灾的能力,一遇社会动乱、饥荒,他们便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他们中也不乏冒险之徒铤而走险,走向犯罪,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一群体的大量存在是社会病态的反映,它既使社会发展受到影响,又对社会秩序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贫民习艺所收容无业贫民和部分罪犯入所学艺,既具有社会救济的性质,又具有普及工业知识、职业教育、稳定社会的职能,是一种具有慈善性质的特殊组织。 本文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部分简单介绍贫民习艺所的概念、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清末民初贫民习艺所问题的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贫民习艺所的缘起进行介绍,分析了贫民习艺所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渊源。第二章分为三部分,在对贫民习艺所产生的基本过程进行梳理后,首先重点分析贫民习艺所的前身清末工艺局,分析了工艺局的产生原因、作用以及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救济方式由“以养为主”向“教养兼施”的改变;其次对民国初年,即北洋政府时期的贫民习艺所的产生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一节,介绍了民国初年各地贫民习艺所的建立情况,重点介绍了张謇创办的贫民习艺所事业。正文第三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节介绍了贫民习艺所的运营体制,分别是官办、民办、官民合办,体制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力量的壮大;第二节探讨了贫民习艺所的运营功效;第三节分析了贫民习艺所的不足,着重指出,经费不足是贫民习艺所发展的瓶颈;在最后结语部分,文章认为,贫民习艺所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救济方式由以养为主向教养兼施的转变,贫民习艺所的建立必须充分发挥国家与社会两方面的能动性,但是大力发展生产,实现工业化,建立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解决贫民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