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栽培方式对普那菊苣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6h】

栽培方式对普那菊苣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菊苣研究进展综述

1.菊苣研究进展

1.1概述

1.2植物学特征

1.3生物学特性

1.4栽培技术

1.5营养价值以及利用

1.6菊苣的种类

1.7菊苣的研究进展

2.试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试验部分

1.普那菊苣生长特性研究

1.1.材料与方法

1.2.结果与分析

1.3.结论与讨论

2.平作、垄作两种栽培方式对普那菊苣生产性能的影响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3.讨论与结论

3.不同栽培处理对普那菊苣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3.讨论与结论

4.总结

4.1.普那菊苣的生长特性

4.2.垄作和平作对普那菊苣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4.3.在平作条件下施肥与密度对菊苣生产性能以及品质的影响

4.4.不同栽培处理菊苣的越冬率、越夏率的变化状况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是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充分发掘菊苣的生产潜力,本试验研究了普那菊苣的生长特性以及种植方式、密度和施肥等栽培措施对其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1.普那菊苣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普那菊苣在幼苗期,鲜重、干物质含量、粗纤维、根长、侧根数、可溶性总糖含量均较低,粗蛋白含量较高;秋季莲座期,菊苣鲜重、干物质含量、粗纤维、根长以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蛋白含量则有所下降;越冬期菊苣各项指标基本未变;进入春季莲座生长期,生长迅速且茂盛,在春季莲座期至抽薹期时期内:地上部分的干物质含量、粗纤维、Ca、中性洗涤纤维(NDF)以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迅速增加,粗蛋白、总糖、粗灰分含量下降较多,地下肉质根除粗灰分含量有所上升外其他指标变化趋势与地上部分相同;在抽薹期至开花期这段时期内,菊苣地上部分鲜重、干物质含量以及粗纤维、ADF、NDF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他指标均下降,同时菊苣地下肉质根除Ca含量有所上升,其他指标变化趋势与地上部分相同。 2.平作、垄作两种栽培方式对普那菊苣生产性能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扬州地区相同的施肥处理和种植密度条件,垄作栽培菊苣比平作栽培更有利于菊苣的生长,能加快菊苣地上部分以及地下肉质根的增重速度。垄作栽培的菊苣抽薹期比平作栽培菊苣提前7天左右,越冬率同平作栽培组一样均达到98%左右,而越夏率高于平作栽培组8%,垄作栽培能提高菊苣在南方地区的越夏率,更有利于菊苣的再生利用。 3.种植密度和施肥处理对普那菊苣生产性能以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个栽培处理组中,种植密度25cm*40cm、追肥试验组最有利于菊苣干物质积累,追加钾肥、种植密度为15cm*40cm试验组最有利于菊苣地下肉质根的增重,追加钾肥、种植密度为25cm*40cm试验组最有利于地上部分的增重。其他营养指标则为追肥组优于不追肥组。在扬州地区菊苣的越冬率较高,越夏率不如越冬率。越夏率与种植密度关系密切,种植密度越大,排水效果越差,越夏率越低,与施肥处理无密切关系。

著录项

  • 作者

    赵丹;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大林;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其他;
  • 关键词

    菊苣; 栽培方式; 生产性能; 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