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文化预设和翻译目的论的角度解析《围城》中文化负载词语的英译
【6h】

从文化预设和翻译目的论的角度解析《围城》中文化负载词语的英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List of Tables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thesis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2.2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2.2.1 Defini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2.2.2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2.2.3 Meaning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Chapter Three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Skopostheorie

3.1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3.1.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

3.1.2 Definition of presupposition

3.1.3 Definition of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3.1.4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word meanings

3.1.5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coherence

3.1.6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3.2 Skopos theory

3.2.1 Overview of Skopos theory

3.2.2 The Principle of cultural specificity of Skopostheorie and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3.2.3 The rules of Skopos theory and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Chapter Fou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of Weicheng ( 《围城》 )

4.1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writing of Weicheng

4.2 Purpose of translating Weicheng

4.3 The text type of Weicheng

4.4 Participants' roles in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Fortress Besieged

5.1 Table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Fortress Besieged

5.2 Application of foreignization in Fortress Besieged

5.2.1 Transliteration

5.2.2 Literal translation

5.3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in Fortress Besieged

5.3.1 Free translation

5.3.2 Substitution

5.3.3.Addition

Chapter 6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6.1 Conclusions

6.2 Pedagogical and translator-training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从文化预设和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汇及短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出发,探究文化预设与文化负载词汇/短语以及文化预设与翻译目的论这两组关系,旨在论述翻译目的论为如何充分地挖掘文化负载词汇/短语的文化涵义提供合理的理论根据。 文中使用的包含文化负载词汇/短语的例句选自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出版的《围城》英译本。从本研究的目的出发,并借鉴奈达关于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的观点,《围城》中的文化负载词汇/短语分为生态类文化负载词汇/短语、物质类文化负载词汇/短语、社会类文化负载词汇/短语、宗教类文化负载词汇/短语和语言类文化负载词汇/短语。 对《围城》中文化类负载词汇/短语的英译分析以文化预设和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文中分别从哲学、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文化预设进行了回顾与阐释,在此基础上,采用柯平对文化预设所下的定义。文化预设是指交际双方所共享的具有特定文化根源的一些假设、信念及思想,因为交际双方通常均认为这些预设是显而易见的的基础性信息,故无需口头描述。文化预设对于译者如何理解和翻译词义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它具有连贯功能,既可以使文本简明扼要,又不影响原语读者阅读的连贯性。但是,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译本读者通常却无法获得阅读的连贯性。翻译目的论视翻译过程为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给翻译理论研究增添了一个新视角。该理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汉斯·威密尔提出的,它的关键术语Skopos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目标”或“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文化特定性、与文化预设的关系、翻译活动参与者的角色、译者培训等方面描述翻译目的论。这些均与如何翻译蕴涵文化信息的文化负载词汇/短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为了使本研究的论证更具有说服力,文中尽可能多地列举了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与短语的句子。通过分析它们的译法,有如下发现: 一、文化预设作为积淀在词汇/短语中的背景信息,对于人们从文化交流的视角如何恰当地理解及翻译文化词汇/短语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翻译目的论论证了《围城》中文化负载词汇/短语英译策略的合理性。目的论所含的三大原则、翻译活动参与者的角色以及文化特性均为如何具体地翻译蕴含文化预设信息的词汇/短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翻译目的论认为,在处理隐含预设背景知识的文化词汇或短语时,主要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本研究的结果对教学有以下两点启示:1)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日新月异的发展,外语教师和学习者在教授和学习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还须关注语言表面下的文化背景知识。2)一名合格的译者不仅要精通翻译活动所涉及的两种语言,还要彻悉相应的两种文化。只有如此,在翻译富含文化底蕴的文本时,才能敏感地察觉出隐含在文化负载词汇/短语中的文化预设信息。在此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方法来翻译这些文化成份,帮助目的语读者连贯地阅读译文,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