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起源及品质性状评价研究
【6h】

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起源及品质性状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综述

1.1草莓属植物的起源

1.1.1草莓属植物的起源和栽培史

1.1.2草莓属植物的进化

1.2中国野生草莓的分类与分布

1.3野生草莓的鉴定与评价

1.3.1形态学鉴定

1.3.2细胞学鉴别

1.3.3孢粉学鉴定

1.3.4分子标记

1.3.5抗病性鉴定

1.3.6品质鉴定

1.4野生草莓种质资源的应用

1.4.1八倍体野生草莓种质的应用

1.4.2其它倍性野生草莓种质的应用

1.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起源研究

2.1形态性状分析

2.1.1实验材料

2.1.2实验方法

2.1.3实验结果

2.2种间杂交实验

2.2.1实验材料

2.2.2实验方法

2.2.3结果与分析

2.3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品质评价研究

3.1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果实香气成分研究

3.1.1实验材料

3.1.2实验方法

3.1.3结果与分析

3.1.4小结与讨论

3.2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果实糖酸及VC含量研究

3.2.1实验材料

3.2.2实验方法

3.2.3结果与分析

3.2.4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自然五倍体草莓形态性状比较、种间杂交实验、果实香气成分,果实糖酸及Vc含量,结论如下: 1.以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革莓资源圃保存的包含自然5倍体草莓在内的5个野生种36份种质为材料,根据田间测定,根据草莓种质资源描述符,选取植株、匍匐茎、叶、花、果等不同器官部位的性状60个比较分析研究。从得出的聚类图推断自然五倍体草莓与吉林的东北草莓与东方草莓的亲缘关系近,据此推测,自然五倍体草莓是由东北草莓正常配子与四倍体种东方草莓未减数配子的结合而成。 2.以东北草莓(吉林19号,刘艳1,吉林12号);东方草莓:(吉5,黑10,黑6,黑11)、森林草莓(2号,李四季,日本4号)、麝香草莓(C4,C9)为材料,通过正反交,对杂交实生苗进行倍性检测,推测自然五倍体草莓起源可能:起源于二倍体种东北草莓正常配子与四倍体种东方草莓未减数配子的结合;起源于四倍体种东方草莓与六倍体种麝香草莓的自然杂交。 3.以自然五倍体黑1和东方五、野生草莓黑10和吉林12号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草莓品种挥发物种类中特征香味成分的异同,为草莓香味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本次试验黑1共检测出25种酯类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46.64%;东方五共检测出27种酯类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44.1%。黑1和东方五酯类化合物含量最多的均是乙酸乙酯、乙酸桃金娘烯醇酯、丁酸乙酯。从本次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出,乙酸乙酯、乙酸桃金娘烯醇酯、丁酸乙酯在五倍体草莓芳香典型性香气中是最重要的酯类化合物。 4.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及Vc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从酸总量来看所测的五倍体草莓酸含量均高于其它两个野生草莓品种,这主要由于苹果酸含量较高的原因。较高的苹果酸含量和草酸含量是五倍体草莓与其它野生草莓的果实酸含量上的重要区别。果糖含量和山梨醇含量是决定五倍体草莓黑1和东方五风味甜的主要因素。山梨醇对自然五倍体草莓黑1和东方五的风味起到了较好的提高作用。五倍体草莓之间所含Vc无显著差异性,东北草莓Vc含量显著高于五倍体草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