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普拉提运动开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h】

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普拉提运动开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1.1后奥运时代人们健身观念的改变为普拉提的发展提供契机

1.1.2体育产业的大力发展为普拉提运动提供发展的空间

1.1.3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普拉提运动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1.2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选题的目的

1.2.2选题的意义

2文献综述

2.1普拉提运动的起源及含义

2.1.1普拉提的起源

2.1.2普拉提运动的含义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国外研究现状

2.2.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问卷调查法

3.2.3观察法

3.2.4访谈法

3.2.5逻辑分析法

3.2.6数理统计法

4结果与分析

4.1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开设普拉提运动的现状与分析

4.1.1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普拉提运动开设的总体现状与分析

4.1.2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普拉提教练的现状与分析

4.1.3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参加普拉提运动会员的现状与分析

4.1.4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对普拉提运动开设的管理现状与分析

4.1.5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普拉提运动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4.2完善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开设普拉提运动的对策

4.2.1增加普拉提运动课时数和完善场地设施

4.2.2鼓励男性参加普拉提教练的培训和提高专职教练的比例

4.2.3加强师资培训和再培训的工作,提高专职人员的业务素质

4.2.4提高会员对普拉提的认识,改善参与人员结构

4.2.5完善对普拉提会员的管理

4.2.6增加普拉提运动的内容和授课形式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6参考文献

7附件

8致谢

展开▼

摘要

普拉提(Pilates)运动,学名“静态肌肉强化”,是德国人Joseph Pilates发明的一套独特的均衡肌体的训练体系,利用呼吸和运动的配合,强调人的呼吸对人体运动的影响,从而达到加强人体的核心肌肉(由腹肌、臀肌、下背肌环绕组成)、提高柔韧性、改善不良体态、均衡塑造形体、缓解压力的多重目的。普拉提作为新世纪的朝阳健身术,它的健康发展在整个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己成为目前健身俱乐部最热门的健身运动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拉提运动将会成为大众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拉提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苏中地区大、中型健身俱乐部开设普拉提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所调查的苏中地区12所大、中型健身俱乐部全都开设了普拉提运动,但是课时数相对较少,专用场地紧缺,不能满足会员的要求。
   2、目前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中普拉提教练以女性为主,大部分都是兼职,专业普拉提教练缺乏,水平有待提高。
   3、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参加普拉提运动的会员以年轻的白领女性为主,通过普拉提的锻炼使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得到改善,但是普遍存在对普拉提运动的认知不全面、年龄结构不平衡等问题。
   4、由于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对普拉提运动认知的不全面,造成对普拉提教练、会员和课程开设方面管理的混乱。
   5、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普拉提运动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以垫上普拉提为主,绝大部分是教练根据相关资料并结合俱乐部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授课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都是在普拉提教练带领下来完成共同的,教学方法有示范讲解法、领做法、语言提示法等。
   建议:
   1、针对普拉提运动项目开设课时数不足的现象,建议俱乐部以会员需求为导向,采用会员反馈表,定期对会员进行反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合理安排普拉提运动项目课时数和上课时间,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普拉提运动的场地。
   2、根据目前苏中地区健身俱乐部中普拉提教练大部分由其他操课教练兼任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不定期举办普拉提项目师资培训班,体育院校增设普拉提运动项目课程,培养一定数量的师资,提高教练水平。
   3、就普拉提项目参与人员结构单一现象,建议对不同健身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练习指导,注重发挥普拉提项目在矫正不良体姿、预防损伤和体疗康复方面的功效。并建议就此现象,进行更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4、针对俱乐部管理人员对普拉提项目认知不全面的现象,建议对管理人员进行健身管理、健身知识、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5、针对普拉提项目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建议在集体垫上课程中尝试性的采用分级授课的形式,或者采用有人数限制的集体授课形式;增加普拉提运动的种类,增设其它形式的授课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