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FP抗体标记USPIO在SD大鼠肝癌中MRI显像及分布变化的实验研究
【6h】

AFP抗体标记USPIO在SD大鼠肝癌中MRI显像及分布变化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SD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及靶向AFP-USPIO在SD大鼠肝癌中的MR成像表现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AFP抗体标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在大鼠肝癌组织中分布变化的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磁性纳米粒子在肝癌磁共振成像及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参与科研及学术活动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我国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HCC)的发病率居全球首位,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决定着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及患者预后。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血清AFP检测和各种影像学手段。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HCC特异性标志物,80%的患者可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如果将抗AFP抗体与某些显影剂或(和)抗癌药物相连,可以实现对肝癌的靶向成像和靶向治疗,使得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成为可能。本实验拟通过对小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SD大鼠原位肝癌模型的MR分子成像、动态观察和病理学对照,研究靶向AFP的超小型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在HCC中的特异性靶向成像和分布规律,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SD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及靶向AFP-USP10在SD大鼠肝癌中的MR成像表现 目的:建立SD大鼠肝癌模型,进行AFP抗体标记USPIO增强扫描,观察大鼠肝癌特异性MRI成像。 方法:定期配制浓度为0.1 mg/ml的DENA水溶液,予25只雄性SD大鼠自由饮用,喂养14周后改为空白饮用水。16~18周时选取利于实验观察的大鼠肝癌模型20只,完全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0只,对照组10只。所有大鼠先行MRI T2WI平扫,实验组注入AFP-USPIO(靶向组),对照组注入USPIO(非靶向组)2h后行T2WI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信号变化情况,测量增强前后病灶、肝脏的信号强度,计算其对比噪声比(CNR);处死大鼠后,取病灶标本行HE、AFP免疫组化染色和普鲁士蓝染色分析。 结果:MRI扫描T2WI示肝内多发大小不等的高、稍高信号及混杂信号结节影,选取直径≥3mm的结节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观察。病灶境界显示清楚,大部分信号均匀,呈高、稍高信号。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注入AFP-USPIO、USPIO后2h增强扫描,在注射AFP-USPIO前后,大鼠肝脏-肿瘤的CNR分别为10.0±2.45和4.7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1.23);而注射USPIO前后肝脏-肿瘤的CNR分别为9.15±1.24和9.96±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6,t=-1.43)。 病理结果HE染色显示,选取作为MRI观察的病灶均为肝细胞肝癌, AFP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肝癌细胞胞浆内大量表达AFP。普鲁士蓝铁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肿瘤组织间隙及肿瘤细胞内见较多蓝染颗粒,对照组肿瘤组织内蓝染颗粒则较少。 结论:二乙基亚硝胺诱发SD大鼠肝癌的模型建立方便,成瘤率高。增强后AFP-USPIO靶向造影剂在大鼠肝癌组织聚集,降低肿瘤组织的信号,虽然肿瘤肝脏的对比噪声比减低,但有助于肝癌的定性诊断。 第二部分: AFP-USP10在大鼠肝癌组织中的分布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抗体标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AFP-USPIO)在大鼠肝癌组织中随时间的分布变化情况,为下一步偶联化疗药物的纳米粒子在肿瘤内的分布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建立SD大鼠肝癌模型10只,方法及要求同上。先进行MR T2WI平扫,再分别注入实验组(n=5) AFP-USPIO、对照组(n=5) USPIO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分别行MR增强扫描,测量各时间点病灶、肝脏组织的信号强度,分别计算各时间点的肝脏-肿瘤的对比噪声比(CNR)及瘤体的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 结果: MRI平扫T2WI序列上肿瘤组织呈高、稍高信号,部分信号欠均匀。实验组注射靶向对比剂后0.5-1小时肿瘤组织T2信号强度下降不明显,在2-8小时瘤体信号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低,瘤体在4h出现一个强化高峰期,并持续性强化,而12-24小时瘤体信号稍呈上升趋势。对照组注射靶向对比剂后各时间点肿瘤组织信号未见减低。 实验组和对照组瘤体的信号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4.5,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脏的信号测定值差异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F=4.6,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肿瘤-肝脏CNR计算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7,P<0.01)。 结论:通过MR扫描动态观察AFP-USPIO增强后肿瘤的信号变化,推断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变化情况。增强后2h-8h瘤体随着时间推移,呈持续性强化,4-8h纳米粒子在肿瘤组织的聚集达到峰值,12h后逐步退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