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埤雅》动植物名物训释研究
【6h】

《埤雅》动植物名物训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陆佃与《埤雅》

一、作者概述

二、《埤雅》的成书与体例

三、《尔雅》与《埤雅》

第二节 《埤雅》的研究综述

一、雅学流派研究概述

二、《埤雅》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名物学的研究意义

二、《埤雅》动植物名物的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埤雅》动植物名物语义场

第一节 名物词的定义及界定

一、名物之定义

二、名物词的界定

三、《埤雅》之名物词

第二节 《埤雅》所涉名物语义场

一、语义场概述

二、《埤雅》名物语义场

第三节 《埤雅》动植物名物语义场特点

一、普遍性

二、层级性

三、相容性

第二章 《埤雅》动植物名物之名称研究

第一节 名实之争

第二节 《埤雅》动植物名物命名理据

一、形象理据

二、纹色理据

三、味觉理据

四、嗅觉理据

五、功用理据

六、性态理据

小结

第三节 对“同物异名”与“同名异物”的研究

一、《埤雅》动植物名物“同物异名”的原因

二、《埤雅》动植植物名物“同名异物”的表现

第三章 《埤雅》训释名物的方法

第一节 方言俗语当代语释名

一、以方言得名

二、以俗语得名

三、以当代语得名

第二节 义界释名

一、定义式

二、比较式

第三节 引书为证释名

一、明引

二、暗引

第四节 据声以释名

一、声符释源

二、音近替换

小结:科学灵活的训释方法和科学严谨的训释态度

第四章《埤雅》名物训释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埤雅》名物训释之价值

一、训诂学价值

二、文化学价值

三、辞书学价值

第二节 《埤雅》名物训释之失

一、分类欠科学

二、释义欠妥

三、引证疏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自人类社会产生开始,便不断接触新事物,认识新事物,随着人类认识程度的深化,对於不同的物体,人们就给予其不同的名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中,对事物名称的研究始终是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代文人先贤都很重视事物名称的研究,如《论语·阳货》载“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又有《礼记·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可见事物名称的研究是了解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故自《尔雅》问世以后,便掀起了“雅学”的研究高潮,而《尔雅》中的名物也是重点的研究对象。在所有研究《尔雅》的补益之作中,宋代陆佃所作《埤雅》独树一帜,它既继承了“比物连类”的编辑思想,却又开创了专科辞书的先河,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名物学专着,有着巨大的名物学研究价值。 本文以陆佃《埤雅》为研究蓝本,凡五个部分: 绪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简单介绍陆佃的生平情况、简要分析了《埤雅》的成书过程和版本体例并对《尔雅》、《埤雅》做了简要对比;其次,重点分析了雅学流派和《埤雅》的研究现状并对《埤雅》的研究领域做了简洁的分类;最后,基於研究现状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选用相关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为“《埤雅》动植物名物语义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名物及名物词做一界定;其次,分析统计《埤雅》中所涉动植物名物词条目并进行分类;最后,基于上文的统计分析总结《埤雅》动植物名物词所存在的语义场特点。 第二章为“《埤雅》动植物名物之名称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简单介绍古今中外关于“名称”与“实体”之间的论争;其次,揭示《埤雅》中的动植物名物的命名理据;最后,对《埤雅》中存在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作出原因解析并列举了文本中的相关条例。 第三章为“《埤雅》名物训释的方法”,包括“方言当代语释名”、“义界释名”、“引书为证释名”、“据声以释名”四种方法,并根据陆佃训释方法应用情况给以分析其训释特点。 第四章为“《埤雅》名物训释的价值与不足”,在这一章总体上分为“价值”与“不足”两个部分。在价值部分主要从训诂学、文化学、辞书学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在训诂方面,《埤雅》名物训释可以“识古字、破假借”,可以“辨词源,考典故”,又可以“分是非,提己说”,还可以“博引用,求翔实”;文化学方面,主要依据文本反映情况从“宗教礼俗”和“风俗文化”两个角度给以阐述;辞书学方面,以《汉语大词典》为校订对象,以《埤雅》所提供的语料及其他工具书纠正《大词典》之失。在训释不足部分,主要从“词条分类”、“词条释义”、“引用书证”三个方面提出质疑并给以证明。

著录项

  • 作者

    黄鹏;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强;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词典学 ;
  • 关键词

    动植物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