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萨特的“人学空场论”研究
【6h】

萨特的“人学空场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萨特“入学空场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萨特本人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哲学理论背景

第二章 萨特“入学空场论”的内容

第一节 “人学空场论”的理论依据

一、历史人学理论的提出

二、历史人学理论的内容

第二节 “人学空场论”的理论方法

一、人学辩证法的提出

二、人学辩证法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萨特“人学空场论”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批判

第三章 萨特“人学空场论”的评析

第一节 萨特历史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比较分析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比较

二、关于人的自由的比较

三、从人学研究方法的角度比较

第二节 萨特历史人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比较分析

一、从实践的角度比较

二、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比较

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作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代表,萨特的哲学是一种寻求存在主义的人的哲学,他主张人的问题才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必须把人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加以研究,从而解释人类现实世界。
  萨特在其1960年出版的《辩证理性批判》的导言《方法问题》一书中,公开打出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宣称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人学的“空场”,必须用存在主义人学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人学的“空场”。这就是萨特宣扬的“人学空场论”。萨特以个人为基点,将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人学相结合,建立起一门“历史人学”,也就是他的历史人学理论。历史人学理论和人学辩证法构成了萨特“人学空场论”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萨特的“人学空场论”集中反映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研究其“人学空场论”有助于理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本文对“人学空场论”的研究,是以其历史人学理论和人学辩证法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萨特历史人学理论及其人学辩证法内容的基础上,对“人学空场论”所涉及的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人的实践、社会历史的发展等多方面,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相比较,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与中国当代人学主题相结合,从中得出启示。本文具体内容分布如下:
  第一部分,萨特“人学空场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从两方面论述,一是社会历史背景及萨特本人的学术背景,二是哲学理论背景。
  第二部分,萨特“人学空场论”的内容:主要论述“人学空场论”的理论依据——萨特的历史人学理论,以及“人学空场论”的理论方法——人学辩证法。并在综合分析萨特的历史人学理论及其人学辩证法的具体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萨特对马克思人学思想存在“空场”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第三部分,萨特“人学空场论”的评析:从两方面进行评析,一是萨特历史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比较分析,二是萨特历史人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比较分析。比较的内容涉及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人学研究方法、实践、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及发展的客观规律等各个角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