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弹性系数的江苏旅游业分析——从餐饮住宿业角度
【6h】

基于弹性系数的江苏旅游业分析——从餐饮住宿业角度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综述、相关理论与数理模型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旅游业

二、旅游产业

三、旅游产业的构成

四、旅游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

五、餐饮住宿业

六、餐饮住宿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

七、生产函数的弹性系数

八、空间依赖性

九、空间异质性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对于区域旅游业空间效应的研究

二、对于生产函数的研究

三、对于弹性系数的研究

四、对于旅游业产出弹性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核心——边缘理论

二、极化——涓滴理论

第四节 空间数理模型

一、生产函数模型

二、空间计量模型

三、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

四、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模型)

第三章 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江苏省旅游业纵向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江苏旅游业纵向分析

第二节 江苏省旅游业横向分析

一、国内旅游人次分析

二、国内旅游收入分析

第三节 国内旅游收入构成分析

第四节 江苏省旅游业产业关联分析

一、直接后向关联度分析

二、完全后向关联度分析

第四章 江苏旅游业弹性系数估计

第一节 研究内容、数据来源和技术方法

第二节 空间依赖性检验

一、江苏旅游收入的空间分布特征

二、空间权值矩阵的选择和全局Moran’s I分析

三、局部Moran’s I分析

第三节 不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弹性估计

第四节 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弹性估计

第五章 基于弹性系数的江苏旅游业分析

第一节 江苏旅游业整体与局部分析

一、基于弹性系数的江苏旅游业整体分析

二、基于弹性系数的江苏旅游业局部分析

第二节 两类弹性系数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基于理论的分析

一、基于核心——查缘理论分析

二、基于极化——涓滴理论分析

第四节 江苏旅游业发展中待解决的问题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制定科学的旅游业发展规划

一、兼顾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江苏旅游发展规划

二、城市群旅游圈的建设

第二节 增加餐饮住宿业的资本投入

一、保持餐饮住宿业资本投入的稳定增长

二、注重资本投入的空间差异

第三节 改变江苏省旅游业人力资源培养模式

一、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餐饮住宿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模式

二、加强餐饮住宿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标准化

第四节 实施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

一、在餐饮住宿业中建立稳定、持久的用工制度

二、建立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十年以来,我国旅游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不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方面,均有实质性的提升。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业对于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也是旅游大省,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江苏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着问题,主要是旅游产业的投入与产出比率较低,旅游业的收益率比较低。而且,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对本省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存在忽视,使得在不同地区的资源投入有失科学性,难以实现整体效用最大化。
  通过对比分析,选择VES生产函数作为研究江苏旅游业投入产出的基本模型。选取江苏省内64个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各个区域在2004至2012年的旅游收入、餐饮住宿业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作为研究数据。再采用全域Moran'sⅠ指数和局域Moran'sⅠ指数对江苏区域旅游业产出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以此揭示江苏旅游业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运用GWR模型在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估计江苏旅游产出的弹性系数。
  研究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江苏旅游业资本和劳动力弹性系数分别为0.4755和0.4062,规模报酬为0.8817;在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江苏旅游业资本和劳动力弹性系数分别为0.577和0.4347,规模报酬为1.0117。是否考虑空间异质性,对弹性系数有影响。在进行局部分析时发现江苏旅游业区域分布呈现核心——边缘格局。
  依据测算结果,提出四方面建议。首先,制定科学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在考虑江苏旅游业整体和局部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全省旅游资源,制定宏观的区域旅游规划和微观的景区规划。其次,增加餐饮住宿业的资本投入。保持餐饮住宿业资本投入的稳定增长,并注重维持一定的比例。要考虑资本投入的空间差异,维持全省餐饮住宿业资本投资的均衡。再次,深化改革江苏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餐饮住宿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模式,加强餐饮住宿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标准化。最后,实施科学合理的旅游业激励措施。改革用工制度,提高餐饮住宿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和持久性;要依据餐饮住宿业的实际情况,调整激励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