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预防性造瘘在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研究
【6h】

预防性造瘘在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略词表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预防性造瘘在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的荟萃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在腹腔镜下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诊断及处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及临床对比研究探讨预防性造瘘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
  第一部分: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中关于预防性造瘘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纳入研究的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对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对照试验中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后二次手术率进行分析,并分析总体吻合口瘘相关死亡率。
  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底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资料,其中行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组75例,无预防性造瘘组9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资料。分析预防性造瘘组中造口还纳的时间、造口旁疝发生率、吻合口瘘例数、吻合口狭窄例数、还纳术后切口感染情况。
  结果:
  第一部分:共纳入研究33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5篇,非随机对照研究28篇,共纳入患者16497名。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造瘘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RR=0.34,95%CI:0.21-0.54,P<0.00001),吻合口瘘发生后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下降(RR=0.27,95%CI:0.15-0.49,P<0.00001)。非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造瘘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67,95%CI:0.52-0.86,P=0.002)和吻合口瘘发生后的二次手术率(OR=0.31,95%CI:0.26-0.37,P<0.00001)较低。分析吻合口瘘相关死亡率显示预防性造瘘组明显低于未造瘘组(OR=0.43,95%CI:0.27-0.68,P=0.0003)。
  第二部分:造瘘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造瘘组(P=0.03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未造瘘组(P<0.000),但造瘘组手术时间(P=0.017)明显高于未造瘘组,且术后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P=0.017)。两组中术中出血量(P=0.123)、住院时间(P=0.943)、术后住院时间(P=0.976)、肿瘤距肛缘距离(P=0.136)、清扫淋巴结数(P=0.179)、术后切口感染(P=0.684)、二次手术率(P=0.217)无统计学意义。造瘘组中造口旁疝发生率达16%,3例患者难以还纳(1例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
  结论:
  第一部分:预防性造瘘能够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后的二次手术率及死亡率,但文章中纳入的文献质量参差不齐,此结论仍需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去验证。
  第二部分:相比于未造瘘组,腹腔镜下直肠癌保肛手术联合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行改良袢式回肠末端造瘘导致发生电解质紊乱及造口旁疝的风险增加。预防性造瘘患者有再发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导致造瘘口难以还纳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