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因Ⅵ型中不同亚型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6h】

基因Ⅵ型中不同亚型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综述

1.新城疫病毒概述

1.1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构成

1.2 新城疫病毒的感染与复制

1.3 新城疫病毒的致病性

1.4 新城疫病毒相关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新城疫病毒的流行

3.新城疫病毒的演化

3.1 影响新城疫病毒变异的因素

3.2 新城疫病毒基因组的演化

3.3 新城疫病毒毒力及抗原性的演化

3.4 新城疫病毒宿主范围的扩大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基因Ⅵ型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1.材料

1.1 毒株、鸡胚及细胞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2.方法

2.1 NDV的扩增

2.2 病毒生物学特性测定

2.3 致病性试验

3.结果

3.1 热稳定试验

3.2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3.3 神经氨酸酶活性试验

3.4 病毒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

3.5 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3.6 病毒感染后的病理剖检变化

3.7 组织病理学变化

3.8 攻毒后不同时间的排毒率

3.9 病毒载量的变化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因Ⅵ型新城疫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1.材料

1.1 毒株和鸡胚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分子生物学软件

2.方法

2.1 基于F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2.2 两株鸡源基因Ⅵ型NDV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2.3 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

3.结果

3.1 基于F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3.2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又称禽副粘病毒1型(Avianparamyxovirus-1,APMV-1),是副粘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中的一员。根据毒力的不同,NDV可被分为高致病性、中等毒力和低致病性毒株。尽管ND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却存在多个基因型。基因Ⅵ型可被进一步分为9个亚型(Ⅵa~Ⅵi),其中,Ⅵb亚型毒株为鸽源分离株,对鸽具有宿主特异性;而Ⅵa和Ⅵc~Ⅵi亚型主要为鸡源毒株。本研究对临床分离到的6株基因Ⅵ型NDV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并从中选取4株不同亚型的NDV进行SPF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鸡源毒株对鸡呈现出高致病性;鸽源毒株虽为中强毒,但对鸡仅表现为低致病性。此外,我们选取40株宿主来源明确的基因Ⅵ型NDV进行了遗传进化和全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进一步比较了鸽源和鸡源基因Ⅵ型毒株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为防控基因Ⅵ型NDV提供理论支持。
  1、基因Ⅵ型不同亚型新城疫病毒生物学特性测定
  6株基因Ⅵ型NDV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5株鸡源毒株的MDT均小于60h,ICPI均大于1.7,与其它鸡源毒株相比,Kuwait株的毒力相对较低;鸽源毒株JS/07/04/Pi的MDT、ICPI和IVPI分别为88h、1.2和0.89,属于中等毒力毒株。选取Kuwait(Ⅵa亚型)、JX-1/94(Ⅵf亚型)、ZhJ3(Ⅵg亚型)和JS/07/04/Pi(Ⅵb亚型)进行30日龄SPF鸡的攻毒试验。Kuwait、JX-1/94和ZhJ3感染组鸡表现出典型的新城疫症状,病程急促,发病率和死亡率为100%;各组织脏器的组织损伤及病理变化明显,以脾脏、胸腺和法氏囊坏死为特征;喉头和泄殖腔病毒检出率高,感染后第5天可达100%。但与ZhJ3和JX-1/94相比,Kuwait株感染组鸡的病程较长。鸽源毒株JS/07/04/Pi感染鸡后几乎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及组织损伤。本研究表明,基因Ⅵ型NDV中,除鸽源Ⅵb亚型毒株外,其它亚型毒株对鸡均表现为高致病性,但与其它鸡源毒株相比,早期的Ⅵa亚型毒株对鸡的致病性偏弱。
  2、基因Ⅵ型新城疫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根据F基因47~420位核苷酸序列对30株已知宿主来源和分离时间的基因Ⅵ型ND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980s及之前基因Ⅵ型分离株的遗传关系较近,它们之间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5~100%和92.7~100%。同时,鸽源和鸡源Ⅵ型毒株均与60年代Ⅵa亚型分离株的遗传距离较近;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2~98.4%和96.0~96.8%,表明80年代分离到的Ⅵ型毒株均由该亚型进化而来;而上世纪80年代之后分离的病毒与Ⅵa亚型之间的遗传距离越来越远。因此,1980s分离到的基因Ⅵ型NDV均由Ⅵa亚型进化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多个基因亚型。对40株基因Ⅵ型NDV的全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与上述基本一致。根据全基因序列与各基因编码区序列分别绘制的遗传进化树保持一致,说明基因Ⅵ型NDV的遗传进化是在基因组水平上整体进行的。此外,为了进一步比较鸽源与鸡源毒株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我们对40株基因Ⅵ型NDV的核苷酸及各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置换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与鸡源基因Ⅵ型NDV相比,鸽源毒株前导序列的第32位核苷酸由A变为G,且鸽源毒株在6个结构蛋白上均出现了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的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