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6h】

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1 本文研究方法

1.3.2 本文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2 融资融券理论概述与我国市场开展现状分析

2.1 金融风险及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1.2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2.1 融资融券交易概念

2.2.2 融资融券几个重要业务参数释义

2.3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模式

2.4.1 监管体系不健全

2.4.2 业务发展严重失衡

2.4.3 证券金融公司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

2.5 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公司带来的影响

2.6 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所面临的风险

2.6.1 客户违约引发信用风险

2.6.2 系统故障或人员失职引发操作风险

2.6.3 合同条款缺失或内部制度调整滞后引发法律合规风险

2.6.4 业务规模过大引发流动性风险

2.6.5 业务规模过大引发规模风险

3 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3.1 公司概况

3.2 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经营情况

3.3 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的原则

3.4.1 融资融券业务决策授权体系分析

3.4.2 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分析

3.5 融资融券业风险控制措施和策略分析

3.5.1 基于业务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和策略分析

3.5.2 业务规模和流动性的风险控制措施与策略分析

4 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存在业务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4.2 规模风险控制监管指标改善效果不佳

4.3 未有效落实帮助客户抵御风险

4.4.1 违约处置易引发法律纠纷

4.4.2 员工易出现主观违规行为

4.5 客户管理环节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4.5.1 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与信用评估缺乏客观依据

4.5.2 客户授信管理体系无实际意义

4.6.1 风险控制体系效率欠缺

4.6.2 员工合规意识和工作效率欠缺

5 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完善措施建议

5.1 优化公司融资渠道

5.2 合理制定融资融券业务考核方案

5.3 完善违约处置的相关合同条款

5.4 完善客户管理体系

5.5 提高工作时效性

5.6 将大数据应用到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中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0年3月,首批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资格券商名单由证监会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步入融资融券交易时代。从券商角度来看,融资融券业务意义非凡:其利息收入为券商提供了新的收入增长点,尤其是随着券商竞争日趋激烈,佣金水平持续下滑,券商营业收入对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的依赖性日益提升。然而融资融券业务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券商带来了各类风险。从融资融券业务属性以及我国证券市场所选择的授信模式角度分析,我国证券公司展业过程中面临五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规模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由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尚不成熟,无疑将风险放大,更加考验了券商的风险控制能力。
  本文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确定了将基于券商角度的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作为本文研究切入点。因此本文以SW公司为例,对其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从对经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SW公司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相关风险控制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所遵循的原则和风险控制体系,详细阐述了整个风险控制体系中所涉及到的各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具体职责所在。
  其次,本文从主要业务环节以及业务规模和流动性的管控这两方面入手,对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针对五大风险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风险控制措施和策略的分析,结合对公司风险控制体系和组织架构的分析,可以使读者对整个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现状有更加系统性的全面认知。
  最后,针对当前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经营和风险控制现状,所遭受的典型风险事件案例,再结合实际工作实践经验,本文从风险的角度指出了SW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的几点不足之处,并且就这些不足形成的原因,一一相应提出了可行性改善措施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