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全脑照射后髓鞘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6h】

大鼠全脑照射后髓鞘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资助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基础研究检查方法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照射后大鼠脑组织脱髓鞘病理改变、髓鞘碱性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放射性脱髓鞘的发病机制。 方法:给予成年大鼠2Gy、10Gy和30Gy单剂量全脑照射,分别于照射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处死大鼠。在HE染色切片上观察照射后大鼠海马和海马伞部组织形态变化,采用KluverBarrera髓鞘染色检测脱髓鞘病变,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含量来定量研究脱髓鞘病变。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中MBP基因表达水平。 结论:1、照射后急性及亚急性期大鼠海马和海马伞部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死亡和组织间质水肿,及亚急性期的星形胶质细胞增多,大剂量照射组病理改变重,持续时间长,小剂量组,病变轻,持续时问短。2、照射引起的脑组织脱髓鞘改变,病变严重程度呈剂量和照射后时间依赖性,剂量和时间是影响脱髓鞘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3、MBP基因表达改变与照射剂量和照射后时间有关,照射剂量大MBP基因下降发生的早持续时间长。MBP基因表达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4、照射后大鼠MBP基因表达变化早于蛋白水平的改变,基因表达降低是引起髓鞘蛋白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5、2Gy~30Gy照射后,脱髓鞘的发生与照射剂量无关,脱髓鞘的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有关。6、在检测脱髓鞘病变时,MBPELISA法较KluverBarrera髓鞘染色法敏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