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6h】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IgA肾病中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第二部分狼疮性肾炎中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结 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分别对IgA肾病(IgAN)和狼疮性肾炎(LN)患者病理变化、血ICAM-1、P-选择素及尿肾小管标志蛋白(α1-mG、RBP、β2-mG、NAG)水平进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32例IgAN患者的病理类型与其间质损害程度存在相关性,轻微病变型IgAN的间质损害程度明显低于其它病理类型的间质损害;IgAN患者的肾功能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尿肾小管标志蛋白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步增加,有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表明它们可作为临床评估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进展、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这些肾小管标志蛋白对肾小管间质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及时干预可延缓病程进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还将58例LN患者与¨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LN患者血清中ICAM-1、P-选择素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5或<0.01);且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或<0.01);血清P-选择素的水平与血小板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ICAM-1、P-选择素在LN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P-选择素可能参与LN的血栓形成。LN患者血清ICAM-1、P-选择素的水平分别与尿肾小管标志蛋白α1-mG、RBP、β2-mG、NAG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血清ICAM-1、P-选择素的水平与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L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越重肾功能损害越重,其外周血ICAM-1、P-选择素水平也越高,也从侧面反映ICAM-1、P-选择素在L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