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脊柱后纵韧带骨化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脊柱后纵韧带骨化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摘要

韧带骨化病是一种好发于老年群体中的疾病,其好发年龄为50~60岁的个体。在60岁以上的老年性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韧带骨化、脊柱肿瘤等一系列脊柱疾病占很高的比例,尤其是韧带骨化病在脊柱疾患发病率可高达15%-20%。在一般骨科疾病成人门诊中,此病的发生率可占1%-3%。脊柱韧带骨化病主要是以硬膜囊周围韧带骨化为主,经常发生的有以下几种疾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黄韧带骨化症、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目前临床经常遇见的骨化类型,较其他几种骨化类型发病率高。脊柱韧带在一系列的因子影响下由正常形态转变成为异常形态,即脊柱韧带的异位骨化,导致异位成骨出现。异位骨化的韧带使椎管变得较为狭窄,使硬膜囊在某点或某节段受压,从而脊髓神经受压,形成严重的脊髓病[1]。韧带异位骨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严重异位骨化的基础上能导致截瘫,对患者个体造成严重的身心疾患,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本病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对于本病的发病因素仍停留在推测及学说阶段,而其他韧带骨化病的病因也无定论。目前对寻找脊柱韧带骨化病的致病因子,是防治脊柱韧带骨化病发生的最有效的办法,也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在众多分子研究机制中,本文对几种主要影响脊柱韧带骨化的分子做一论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