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6h】

中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序言

1.1选题依据

1.2文献综述

1.3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现状的比较研究

3.2中日青少年足球队伍建设现状的比较研究

3.3中日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养现状的比较研究

3.4中日足球后备人才竞赛体系的比较研究

4.结论

5.建议

5.1构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

5.2关于加强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议

6.参考文献

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8.附录

9.致谢

展开▼

摘要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任何运动项目要保持水平并不断提高,就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扎实地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在文化、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近十几年来日本足球为何能超越我们,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优良战绩,如:成年队进入98年世界杯决赛圈、2000年和04年亚洲杯冠军、2001年联合会杯亚军、02年世界杯第9名、06年世界杯决赛圈;青年队97年世青赛八强,99年世青赛亚军,自97年以来一直进入世青赛决赛,2000年奥运会亚军。而且两国足球水平的差距有加大的趋势。通过比较中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分析两国足球运动发展出现差距的原因,学习科学的足球发展模式,探索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吸收先进的经验,总结我国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的不足之处和有益的经验,采取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足球运动更快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两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后备队伍建设、竞赛体系及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养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我国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在研究比较中发现,与日本相比,我国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构和现行的青少年足球竞赛、教练员培训等诸多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社会的原因和足球内部的原因。针对我国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本文建议:汲取日本的成功经验,中国足协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足球的重视程度,规范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构的运作,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竞赛体系以及教练员培训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实现足球运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足球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