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低频电场方式实现心腔内三维定位导航及心内膜重构的基础研究
【6h】

基于低频电场方式实现心腔内三维定位导航及心内膜重构的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系统基本原理

动物实验设计和系统验证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心内膜三维标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附图

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低频电场方式进行心腔内三维定位导航及心内膜重构的可行性。 方法:在实验动物体表粘贴三对皮肤电极,由此产生的经胸空间正交的低频交流电场覆盖心脏区域,普通导管电极在处于电场中的右心房内探测电场数据,将此实时转换成电极的位置,并在计算机上虚拟成像,从而进行定位导航。于右心房取具有代表性的7个不同的点,在系统的导航下进行复位后,借助X线与电极原先位置相比较,验证其定位精度。同时再于右心房取一点后,撤离导管,然后在系统的导航下进行复位后进行射频消融,反复5次,观察5点之间的离散距离以及所形成坏死灶的特征。共行2次验证。最后以逐点式构图方式行心内膜三维重构。 结果:体外低频电场对动物是安全的,且对常规电生理信号的记录无干扰。右心房内7个实验数据显示电极的测量位置和实际位置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该系统有很好的定位精确度。在本研究中,该导管返回原始点的误差在X方向为1.7±0.7mm,Y方向1.6±0.7mm,Z方向为1.3±0.5mm。射频消融所形成的5个坏死点互相融合,融合的坏死灶直径约为7mm。 结论:(1)体外施加的电场对实验动物是安全无害的。(2)低频电场对常规电生理信号的记录质量无影响,且对电极导管无特殊限制,可应用于任何普通电极导管。(3)该系统在电生理标测和消融过程中能提高电极导管在心腔内定位导航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4)以逐点式构图方式行心内膜三维重构虽然存在一定的形变,但对导航并无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