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被害人诉权的完善——以民事诉权理念为视角
【6h】

被害人诉权的完善——以民事诉权理念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序言

第一章民事诉权的一般属性

一、诉权的学说沿革

二、民事诉权的一般属性

(一)诉权的“私”性

(二)诉权的“公”性

(三)诉权的“正当程序”性

第二章诉权刑事化的一般趋势

一、刑事诉权概述

(一)刑事诉权概念与特点

(二)“诉权入刑”的正当性

(三)“诉权入刑”的必要性

二、被害人诉权的一般保护

(一)职权主义模式下的被害人诉权

(二)当事人主义模式下的被害人诉权

(三)两大法系被害人诉权保障的比较

第三章被害人诉权与公诉权冲突

一、我国被害人刑事诉权现状

(一)立法规定

(二)立法缺陷

二、私诉权与公诉权的冲突

(一)“两权”冲突的逻辑类型

(二)“两权并行”时被告人犯罪的追诉模式107

第四章民事诉权理念下的刑事被害人诉权保护

一、被害人诉权保护与“四极结构”模式的建构

(一)刑事诉讼“三极结构”分析

(二)被害人应当成为刑事诉讼结构中的“一级”

(三)被害人诉权保护的平衡与谦抑

二.被害人诉权保护与“预先控诉”制度的引入

(一)预先控诉制度概述

(二)预先控诉制度对实践的指导价值

(三)预先控诉制度对被害人诉权的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民事诉权理念所体现出的自由和公平,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文章在对民事诉权理论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对民事诉权进行了再定义,并引申出诉权的一般属性;将民事诉权的一般属性扩展到刑事诉讼领域,通过对被害人诉权的分析,揭示出刑事诉讼中诉权保障的实质;以既尊重被害人诉权又尊重公诉权为主线,展开对被害人诉权与公诉权冲突问题的分析,得出公诉权与私诉权的相互尊重的结论。 文章在形式上提出以建立“四极结构”来完善被害人诉权的保障;在内容上通过引进“预先控诉”制度来完善被害人诉权的保障。“四级结构”模式的建立,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权理念;“预先控诉”制度的引入,则为公诉权与私诉权冲突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