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研究
【6h】

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基本方法

(四)创新之处及研究难点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观: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指导思想

(一)理想人格的一般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观的发展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观对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指导价值

二、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特点

(二)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存在的问题

(三)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发展过程中消极因素对中学生理想人格的影响

2、学校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影响着中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3、家庭教育手段、目标、方式失衡

4、个体成长因素

三、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及路径选择

(一)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

(二)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路径选择

1、性善论: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路径选择的基点

2、内部人格力量: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路径选择的决定因素

3、外部环境态势: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路径选择的必要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渎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当代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中国各行各业未来的建设者,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理想人格状况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变化对当代中学生的理想人格塑造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人格是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人格具有可塑性,青少年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高尚的人格是有力量的,能给人以精神鼓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理想的人格力量能为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本文从多角度理解人格的内涵着手,分析论证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观对当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客观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等层面分析探讨中学生理想人格缺失的原因,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观为指导,以性善论为基点,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态势,重新张扬中学生理想人格自主建构的理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