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多齿膦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6h】

含多齿膦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多膦配体的合成与结构

1.2多膦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组装

1.3含多膦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1.4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dppeda的制备及与银盐的配位组装

2.1引言

2.2合成

2.3结果与讨论

2.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ppeda的氧化及与钴、镍盐的配位组装

3.1引言

3.2合成

3.3结果与讨论

3.4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总结

4.1论文总结

4.2研究展望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有机膦配体由于具有良好的配位性能,丰富的配位模式,在催化、医药和光学等方面有许多应用,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其中,多膦配体由于具有多个配位点、可变的配位方式和可调控的分子变形性,可与过渡金属组装得到许多结构新颖的配合物。目前,对多膦配体进行的研究主要包括:与Ag(I)、Pt(II)等可以形成大的金属笼或环状结构;稳定低价态的金属;与贵金属Rh、Ir等配位后催化有机反应;与Au(I)配位获得荧光材料等。 我们选取了含柔性骨架的四膦配体N,N’,N’-tetra(diphenylphosphanylmethyl)ethylene diamine(dppeda)(1)以及它的氧化产物(dppedaO4)作为起始物,将其与Ag(I),Co(II),Ni(II)等金属离子进行了组装,获得了五个新型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的结构,并对其中二个进行了荧光性能表征。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1)对多膦配体的合成、结构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2)将dppeda(1)反应,得到三个配位化合物:与AgNO3和AgCl一起反应,得到化合物[Ag2(dppeda)(μ-Cl)](NO3)·2CH3OH(2·2CH3OH);与AgSCN反应,得到二维聚合物[Ag2(dppeda)(SCN)2]n(3);与AgNO3在H2NNHCSNH2参与下反应,意外地得到化合物[Ag2{(Ph2PCH2)2NNHCSNH2}2](NO3)2·2CH3OH(4·2CH3OH)。化合物2的阳离子为篮状结构,其中的dppeda采用side-by-side方式配位。化合物3是由34元金属-有机环状单元在bc面延伸的二维结构(6,3),其中dppeda以end-to-end方式配位。此类由四膦配体连接的二维拓扑结构尚无报道。在化合物2和3中,dppeda都采用了双二齿模式参与配位,这类似于普通二膦配体。在紫外光激发后,2和3的固体在室温下存在弱的荧光。化合物在310 nm(2)和342 nm(3)处受激发后,分别在390 nm和413 nm处出现最大发射峰。化合物4的阳离子结构中,dppeda中的PPh2CH2单元迁移到=NNHCSNH2上,得到一个新型二膦配体(Ph2PCH2)2NNHCSNH2。两个银离子和两分子(Ph2PCH2)2NNHCSNH2得到马鞍型结构。 3)引入不同配位环境的Co(II),Ni(II)研究四膦配体的配位特性。将dppeda用H2O2氧化得到dppedaO4(5);5与CoCl2·6H2O反应得到一个双核钴配合物Co2(dppedaO4)Cl4(6);将dppeda与NiCl2和(C2H5)2NCS2-(dtc)一起反应,得到了稳定的双核镍配合物[Ni2(dppeda)2(dtc)2](PF6)2·1.5CH2Cl2(7·1.5CH2Cl2)。化合物6中两个钴离子分别采用八面体和四面体配位模式。dppedaO4用O和N原子参与配位,采用μ2-η1-η5方式连接两个Co(II)原子。化合物7的阳离子结构中,镍离子采用平面四边形配位模式,分别与dppeda中同端链的两个P和dtc的两个S配位,dppeda采用end-to-end方式配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