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负载供体抗原受体imDC诱导CD4CD25Treg细胞在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研究
【6h】

负载供体抗原受体imDC诱导CD4CD25Treg细胞在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到Wistar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模型,术前经外周静脉输注负载供体抗原受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预处理受体,研究能否有效的扩增受体抗原特异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并探索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源性imDC对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进而揭示其机理。
   方法:采用低剂量GM-CSF体外培养扩增受体大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并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制备的供体SD大鼠可溶性抗原。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纯度及成熟度。
   供体SD大鼠和受体Wistar大鼠各24只随机分成四组,A组(空白组):仅行SD大鼠到Wistar大鼠异位同种腹腔心脏移植,在心脏移植前和后对受体不作任何处理。B组(CsA组):受体Wistar大鼠心脏移植后当天至移植后第9天于受体腹腔内注射CsA10mg/kg/d。C组(inDC组):受体Wistar大鼠心脏移植前第7天经尾静脉输注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imDC2×106。D组(imDC+CsA组):受体Wistar大鼠心脏移植前第7天经尾静脉输注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imDC2×106,其他处理同B组。观测指标: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病理改变,受体Wistar大鼠体内CD4+CD25+Freg细胞变化,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以及血清TGF-βl、IL-10变化等。
   结果:(1)供心平均存活时间(MST):A组:6.8±0.83天,B组:16.24±1.30天,C组:18±2.91天,D组:49.24±8.01天。D组平均存活时间较A、B、C组明显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2)受体外周血CD4+CD25+T细胞检测结果:A组:2.664±0.47%,B组:2.74±0.43%,C组:7.84±0.51%,D组:8.4±0.60%。C组、D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较A组、B组明显升高,P<0.05。C组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实验组抑制率:79.22%,第三方刺激组抑制率:12.77%。负载供体抗原受体imDC诱导出的CD4+CD25+Treg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4)受体外周血TGF-β1检测结果:A组:211.07±5.97pg/mL;B组:210.19±8.08 pg/mL;C组:469.40±10.55pg/mL;D组:477.52±6.51 pg/mL。C、D两组血清中TGF-β1浓度较A组、B两组明显升高,P<0.05。C组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受体外周血IL-10检测结果:A组:21.30±1.63 pg/mL;B组:21.20±1.71 pg/mL;C组:50.79±1.59 pg/mL;D组:51.09±1.96 pg/mL。C组与D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两组血清中IL-10浓度较A组、B组见有明显升高,P<0.05。
   结论:1、外周静脉输注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imDC能够诱导受体内抗原特异性CD4+CD25+Treg细胞增加。2、术前外周静脉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imDC,联合术后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能有效抑制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显著延长同种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3、细胞因子参与了CD4+CD25+Treg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