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VR”与“V得/不R”结构比较
【6h】

“VR”与“V得/不R”结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现状

1.1 “VR”的研究现状

1.2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R”补语研究现状

1.3 比较研究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

2.1 本文的研究内容

2.2 本文研究的范围及语料来源

第一章 “VR”和“V得/不R”的构成成分比较

第一节 述语V比较

1.1 “VR”结构中的“V”的特点

1.2 “V得/不R”结构中的“V”的特点

1.3 “VR”与“V得/不R”述语V的特点比较

第二节 补语R比较

2.1 “VR”结构中R的特点

2.2 “V得/不R”中R的特点

2.3 “VR”与“V得/不R”中R的特点比较

小结

第二章 “VR”和“V得/不R”的结构语义比较

第一节 述语与补语的语义关系

1.1 语言的象似性理论

1.2 “VR”与“V得/不R”的语义关系

第二节 构式语义及其对V和R的影响

2.1 构式理论简介

2.2 “VR”的构式语义及其对V和R的影响

2.3 “V得/不R”的构式语义及其对V和R的影响

第三节 “VR”与“v得/不R”的结构语义比较

3.1 V与R的内部语义关系比较

3.2 构式义比较

3.3 构式义对V和R的影响比较

小结

第三章 “VR”与“V得/不R”的转化机制

第一节 “VR”结构扩展为“V得/不R”结构

1.1 从语义方面的考察

1.2 从句法层面来考察

第二节 “V得/不R”结构转换为“VR”结构

2.1 “V得/不R”结构可以转换为“VR”结构的

2.2 “V得/不R”结构不可以转换为“VR”结构的

第三节 转换原因及规律

3.1 述语与补语的语义关系的差别决定了二者转换的大方向

3.2 构式语义的差别决定了进一步细化的转换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语法学界普遍认为,粘合式述补结构“VR”(动结式和动趋式)和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R”是有内在关联的,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R”是由“VR”扩展而来的。
   本文首先回顾前人对“VR”、“V得/不R”以及与它们相关的比较的研究成果,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R”和“V得/不R”结构的比较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首先,根据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汉语动词-结果补语搭配词典》所收录的动词、形容词及常用述补短语的计量统计,分别分析了动词、形容词充当“VR”和“V得/不R”的述语、补语的情况,并从音节、语义、语法方面来探讨述语和补语的限制条件。
   其次,运用语言的象似性原则、认知理论,寻求“VR”和“V得/不R”在形式上的差别所映照的语义的差别,并运用构式语法的理论,从结构的整体着眼,比较“VR”和“V得/不R”的构式义的差别及其对述语和补语的不同影响。
   最后,在对“VR”和“V得/不R”的构成成分的限制和结构语义的差别的基础上,探讨“VR”和“V得/不R”转换的内部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