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市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研究
【6h】

苏州市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序 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 结 论

5 建 议

6 参考文献

7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8 致 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苏州市田径竞技运动飞速发展,特别是短跑项目更是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区。陆斌、等男女运动员在全国各级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运会中,苏州短跑好手陆斌、蒋兰、陈珏一举包揽了男子100米、女子100米、200米三枚金牌,体现出较高的运动竞技水平。但这些成绩与世界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对苏州市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进行分析与诊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采用两台Megaspeed 高速摄像机对其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动作进行平面拍摄,完整记录了以上运动员的4次的全力跑的矢状面技术动作。采用德国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进行运动学参数分析,采用文献综述、比较分析法,将苏州市短跑运动员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1)苏州市女子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摆臂与国外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相比,可能存在后摆过大的现象。(2)苏州市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的步长、着地技术与国外优秀选手比有明显的差距,(3)苏州优秀短跑运动员在摆动过程中的最小膝关节折叠角与美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摆动过程中的最小膝关节折叠角比尚存在不足。
   研究结论:(1)苏州优秀短跑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在短跑途中跑步幅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表现为步长的不足。(2)苏州优秀短跑运动员短跑途中跑的缓冲动作,男女队员在维持身体平衡及吸收冲撞能量所用部位上的存在差异,男队员更趋向于“膝关节固定”的缓冲模式,即缓冲阶段最大缓冲时的膝关节角度(缓冲阶段膝关节最小角),男子的膝关节最小角比女子的要大;而缓冲阶段踝关节运动幅度(度),男子的踝关节运动幅度比女子大。其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下肢力量分布不同造成的。(3)苏州优秀短跑运动员在摆动过程中的最小膝关节折叠角比美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摆动过程中的最小膝关节折叠角大,即摆动腿小腿折叠不够充分。(4)苏州优秀短跑运动员支撑技术不够合理,其与训练中对支撑腿肌肉进行退让与克制性收缩力量比例不合理有关。

著录项

  • 作者

    郭文俊;

  •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 授予单位 苏州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陆阿明;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12.753;
  • 关键词

    短跑运动员; 途中跑技术; 运动学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