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唯识论》识变问题研究
【6h】

《成唯识论》识变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唯识学通过“识变”来说明色、心诸法的产生,把色、心诸法归摄于识所变现的结果。因为识变,所以色不离识;因为色等不离识,故说诸法唯识。《成唯识论》亦由此成立唯识之教理。然而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的识变模式有所不同,本文以“一种七现”与“八识现行”对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的思想差异作根本分判,在此基础上提出唯识古学的识变模式是两重能所结构,而唯识今学的识变模式则是三重能所结构。
   本文以唯识今学识变的三重能所结构为框架,对《成唯识论》论述的识变过程进行解读。在此分析之前,还有一个先在性的工作,即依据梵本,将玄奘译本中不甚妥当的“因能变”与“果能变”两个概念还原成“因变”与“果变”。所谓“因变”,即由八识种子亲生八识现行。所谓“果变”,即在八识自体分现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变现出八识的见分与相分。以《成唯识论》为代表的唯识今学识变的三重能所结构的前两重,也就因此而由因变与果变构成;第三重能所则是在果变产生的见分与相分的基础上,见分对相分的缘取。其中第六、七识对我、法的错误执取,亦摄入第三重能所之中。见分与相分都是种子缘生法,属依他起性之有体法;第六、七识的遍计所执,非种子所生,故为无体法。相分既为有体法,故唯识今学亦被称为有相唯识。
   在对因变与果交的具体讨论中,本文对《成唯识论》中的诸多概念给予梳理。如《成唯识论》中虽说识体与种子是体用关系,不一不异,但侧重于体用别论而说不一,故“阿赖耶识”与“种子”这两个概念并非同一。《成唯识论》说阿赖耶识具有三相、三藏义,即所谓自相、因相、果相,及自相中的能藏、所藏、执藏三藏义。本文通过解析,认为这实际上是指阿赖耶识的现行四义,即:能藏、所熏、所执、所生。此四义俱对阿赖耶识作现行性说明,而与种子无关。
   就种子而论,种子不过是阿赖耶识中的所藏,和阿赖耶识所熏后产生的结果。因为是熏习产生的结果,故种子又称习气,分为两类:等流习气与异熟习气。不论等流习气或异熟习气都亲生自果,所以异熟习气亦可摄入等流习气之中。本文强调异熟果的亲因缘依然是第八阿赖耶识的亲种子,异熟习气只是作为增上缘对异熟果发生作用,在此意义上异熟习气也称为业种子。相对于亲种对阿赖耶识作正因缘,业种只作增上缘意味着,随着种子缘起(即阿赖耶识缘起)学说的地位上升,业感缘起在大乘唯识学中降低为次要地位。
   《成唯识论》中,种子六义与能所熏各四义的展开,提示了种子缘起与真如缘起的差异。这是唯识学与如来藏学的重要区别所在,即在唯识学看来,无为真如不能作有为现象法的发生亲因。
   通过对种子本有与新熏二义的分析,本文指出护法的种子本新合说义不可理解为兼取护月、难陀之说。因护法不承认有本无先种唯由熏生的种子,故其新熏义与难陀迥异。种子的新熏与本有必在种子流中方能解释,故护法的本新合说义与种子本有说无本质差别。护法实质上采取的种子本有说是种子性决定的必然要求,同时与奘传唯识学坚持的五姓差别决定论是逻辑一贯的。这也导致了后来天台学者以一乘真实说判窥基思想为三乘真实而给予批评。由此可以说,种子性决定与种子本有说是奘传唯识学之所以坚持五姓差别决定的理论基础。
   果变涉及到现行识的诸分说。本文分析指出,不能以识分数区别唯识论师的不同。安慧、陈那、护法都可以说为三分说,因为在说果变的时候,护法的第四分是摄入第三分的,而安慧虽无三分之名,却有三分之实。不同的只是,护法是三分皆有的三分说,而安慧是_有二无的三分说。
   对“影像相分”与“本质相分”这两个概念的界定,本文研究认为,如同异熟习气可以摄入等流习气,本质相分也可以摄入影像相分。本质相分的别立,不过是影像相分望于他识见分采用的另一种称谓。如第八识的相分望于前五识说为本质相分,但望于第八识自识仍然是影像相分。影像相分又同义于亲所缘缘,本质相分同义于疏所缘缘,相分即为所缘故。
   在对“所缘缘”这一概念的分析中,本文指出不可把“所缘缘”割裂为“所缘”与“缘”二义。不论“所缘”与“缘”都必有实体,故“所缘缘”与“所缘”二语等同。“所缘缘”多一“缘”字,不过是对“所缘”从其因性的角度给予考察。
   本文对“二变”与“三类境”的定义亦给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二变与三类境都可以只就八识的影像相分而论。二变是对发生影像相分的识变的划分,而三类境则是对影像相分的划分。至于二变与三类境的划分依据,则主要是根据种子的来源。由相分自种发生相分现行的识变称为因缘变,由见分种发生相分现行的识变称为分别变。同理,就相分分判,由自相分种子因缘变而得的相分为性境,由见分种子的分别变而得的相分为独影境或带质境。独影境与带质境的进一步区别,则在于独影境无所托本质,而带质境有仗托本质,且其质境不符。
   由于阿赖耶识不具有能熏义,故阿赖耶识自种子的来源成为唯识今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在《述记》提出的“相分熏”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前七识缘取三类境不同的情况一一详析其相分熏的具体过程,指出第八识的见、相分种子都是由前七识的相分熏旁熏所成。
   考察《成唯识论》的识变原理,可以确认,一切色、心诸法既有各自亲种作因缘而缘生,又有八识自体分作增上缘而变现。因变中既有亲种的等流习气生现,又有助种的异熟习气增上。诸色(相分)或由相分种生,构成性境;或由见分种生,构成独影境、带质境。果变后,见分缘取影像相分的同时,或仗托本质相分,或无本质仗托。本文将上述这些概念都纳入唯识今学三重能所结构的识变体系中给予解析,力图展现八识流转生灭、因果相续,并缘生出经验世界种种色、心诸法的识变过程。这便是本文对《成唯识论》复杂的识变问题给出的一种诠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