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代良知的影像表达--贾樟柯电影研究
【6h】

时代良知的影像表达--贾樟柯电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基本观点和研究视角、主要方法

第一章 关注社会底层的现实人生

第一节 底层人物类型

一、离乡背井的农民工

二、城镇下岗职工

三、“赵涛”式弱势人群

四、行走在社会边缘的“问题人”

第二节 底层生活呈现

一、生存境遇

二、成长烦恼

三、情感世界

第二章 照亮真实中国的局部空间

第一节 “异托邦”和现代性空间体验

一、“异托邦”和现代性空间体验

二、贾樟柯电影的空间体验

第二节 作为家园的小城镇

一、“电影,是一种乡愁”

二、正在消逝的故乡

三、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第三节 作为异乡的都市

一、异乡空间

二、都市想象

第四节 普通的公共空间

一、开放的公共空间:车站

二、封闭的公共空间:KTV包房

三、流动的公共空间:车厢与船

第三章 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历史书写

第一节 电影与历史

一、表现历史的新手段

二、贾樟柯电影的社会性和文献性

第二节 口述历史:《二十四城记》和《海上传奇》

一、小人物的真情诉说

二、名人受访回忆

第三节 自传历史:“故乡三部曲”

一、留在胶片上的灰色青春

二、时代发展变迁缩影

三、复调叙事手法对历史的诗意吟咏

第四章 纪实拍摄的文化思想追求

第一节 执著于纪实的长镜头

一、呈现更为真实的生活时空

二、揭示较为完整的人物关系

三、平视的长镜头

第二节 寓深意于平实的画面和剪辑

一、开放式构图中的社会现实

二、灰色基调与自然光

三、剪辑逻辑与真实原则

第三节 多重声音的社会历史质感

一、方言

二、流行音乐

三、社会环境声响

四、静默

第五章 新现实主义电影精神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人道主义

一、人道主义与现实主义

二、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民生理念

第二节 贾樟柯电影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传承

一、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传统与贾樟柯平民情怀

二、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与贾樟柯平民视角

第六章 贾樟柯电影在当代中国影视创作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节 贾樟柯电影的时代作用和影响

一、努力改变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消减的态势

二、对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历史呼唤

第二节 贾樟柯电影与同时代影视创作的比较

一、“第六代”电影的纪实主义倾向及精神

二、贾樟柯电影与同时代影视创作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展开▼

摘要

贾樟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中国和国际影坛的一颗新星。作为一般认为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的一个重要代表,他的电影自浮出人们视线之时,便以其独特的题材选择、非主流人物形象塑造和不拘一格的影像风格等,很快引起国内外电影界的积极关注和广泛好评。尽管有关他电影创作的评论也有褒贬不一,但是,贾樟柯电影创作极其富有特色、几乎一直倍受关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认为,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电影发展这双重历史背景和作者论研究视角出发,对贾樟柯电影及其所传达出来的文化思想进行相对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研究,能够获得很好的社会历史人文考察成果。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贾樟柯电影及其文化思想,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写作目的。全文力图在一个较为宽广的视野范围和更为深刻的意义层面来探求贾樟柯电影影像的艺术魅力、人文魅力和历史价值,为贾樟柯电影作出较为合乎时代现实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评价。
   贾樟柯电影的出现其实并不偶然。迄今为止的所有贾樟柯电影,不管是故事片还是纪录片,其故事内容、画面景象的绝大部分都来自当下中国底层社会的现实生活,也就是具有真切而深厚的社会现实生活基础。这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导演的创作中是为数不多的。贾樟柯电影既很好地学习继承了中国电影在20世纪30、40年代所具有的现实主义传统,也自觉学习弘扬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精神。这是他在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中做得最为突出和取得更多成就的一个方面。就电影美学溯源角度来说,贾樟柯电影是新现实主义和长镜头理论自世纪之交以来在中国电影园地特别成功的实践成果。相对而言,贾樟柯电影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正如后人对新现实主义电影研究一样,更为主要的是其思想内容而不是艺术形式。因此,本文的一个基本认识,就在于强调贾樟柯电影之所以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好评,因为他一直具有特别浓重的平民情怀与民生思想,其电影作品无愧是特定时代知识分子社会良知的一种影像表达。
   为了深刻全面地理解和评价贾樟柯电影,本文结合电影社会学、符号学等方法展开对贾樟柯电影的研究,在立足重点研究贾樟柯电影文本的同时,也注意与时代相同或类型相近的国内影视作品进行一些比较研究,以期更好地彰显贾樟柯电影的特别之处。
   论文第一章对贾樟柯电影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做了尽可能全面的归纳与分析,强调有关社会边缘和底层人物是贾樟柯电影中最为主要的人物类型,其真切的生活状态是贾樟柯电影呈现的主要生活映像。第二章运用电影符号学分析方法对贾樟柯电影进行开拓性研究,主要对贾樟柯电影所呈现的空间进行深入分析、解剖,这既是正确理解贾樟柯电影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和评价贾樟柯电影现实主义精神的又一个重要部分。贾樟柯电影的空间所代表的是底层生活的真实空间,是对很多当下中国光鲜的媒体现实的一种必要补充和比照,也是对某些社会现实所进行的艺术表达和文化批判——不是简单的揭丑。这其实就是知识分子直面社会生活现实良知的一种电影表达。第三章主要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贾樟柯电影的社会内涵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认为,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其社会性和历史性,而贾樟柯电影的这一特征更为明显。贾樟柯电影不仅是一定社会现实比较客观的艺术映像,也是针对一定社会现实的历史表现,即他的电影是对中国特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一种艺术表现,或者说可以看作是一种当下中国某些社会历史现实的影像书写。第四章从电影艺术学的角度对贾樟柯电影中长镜头运用,画面、剪辑特点以及声响处理等进行细致分析研究,强调贾樟柯电影影像“真实、平淡而又深刻”的新现实主义特征。第五章阐述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精神的当代传承以及贾樟柯的民生思想。最后一章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将贾樟柯电影与相同题材或相近类型的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影视作品进行比照分析,进一步揭示贾樟柯电影新现实主义的内涵实质,对贾樟柯电影的积极意义给予充分肯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