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史记》《汉书》的叙述学及其研究史
【6h】

《史记》《汉书》的叙述学及其研究史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引言

上编 《史记》《汉书》研究史

第一章 唐前《史》《汉》研究

第一节 唐前“史汉优劣论”

第二节 唐前文学家对《史》《汉》的学习

第二章 唐宋《史》《汉》研究

第一节 唐代的注释与宋代的刻印

第二节 视野渐广的唐宋《史》《汉》研究

第三节 唐宋文学家对《史》《汉》的推崇与借鉴

第三章 明清《史》《汉》研究

第一节 以评点为主的明代研究

第二节 以考据为主的清代研究

第三节 明清文学家对《史》《汉》的推崇与学习

第四章 近代《史》《汉》研究

第一节 继承传统的《史》《汉》研究

第二节 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史》《汉》研究

下编 《史记》《汉书》的叙述学

第一章 《史记》《汉书》的叙述体例

第一节 纪传体通史与纪传体断代史

第二节 《汉书》“抄袭”《史记》说

第三节 《汉书》对《史记》的改造

第二章 《史记》《汉书》的叙述思想

第一节 “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第二节 《史记》《汉书》的虚构性叙述

第三章 《史记》《汉书》的叙述视角

第一节 《史记》《汉书》中的全知视角

第二节 《史记》《汉书》中的限制视角

第四章 《史记》《汉书》的叙述时空

第一节 叙述时间

第二节 叙述空间

第五章 《史记》《汉书》的叙述结构

第一节 整体性特征

第二节 列传单篇之布局

第三节 《史记》《汉书》的论赞

第六章 《史记》《汉书》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史记》语言之晓畅与《汉书》语言之典雅

第二节 《史记》用字不避繁复与《汉书》之力求简洁

第三节 《史记》多散句与《汉书》尚骈偶

第七章 《史记》《汉书》的叙述特色

第一节 《史记》之借史抒情与《汉书》之含蓄内敛

第二节 《史记》之“圆而神”与《汉书》之“方以智”

第三节 性情之作与伦理之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史记》、《汉书》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两座丰碑,它们开创并奠定了中国正史的写作规范,并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汉书》于汉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这一段史实基本因袭《史记》,两书既存在明显的相同之处,又有着显著的不同。有关《史记》和《汉书》的各自研究已浩如烟海,然而系统地对两书作研究和比较的却极少,本文即以《史记》、《汉书》为研究对象,采取文史结合的办法,着力探讨两书的研究史及其叙述之异同。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为中国早期以史传为主的叙事传统的形成、综述以及本文写作的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结语部分概括总结全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即《史记》、《汉书》的研究史,下编为《史记》、《汉书》的叙述学建构,上编是本文的研究基础,通过对古代的研究进行梳理,全面了解古代人的叙事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下编的叙述学研究。
   上编分为四章。此编旨在了解古代学者是如何研究、如何学习《史记》和《汉书》的,通过历时性研究,探讨《史》、《汉》地位之沉浮。此部分以年代为顺序,对唐前、唐宋、明清、近代等历代学者的《史》、《汉》研究及其研究特色进行汇总,以便比较全面地见出两书的研究状况,并考察不同时期不同文学领域对两书叙事艺术的借鉴。唐前《史》、《汉》研究集中于“史汉优劣论”;唐宋时期一方面对唐前评论作辨析,一方面又有新的阐发,唐宋古文运动促进了人们对《史》、《汉》文本的研究和学习,古文家们对《史记》的提倡导致了《史记》地位的提升;明代的研究以评点为主,清代研究以考据为主,文学家们在各个领域学习《史》、《汉》。近代研究为传统与现代研究的过渡,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不同于明代评点的注重感发或清代逐字逐句的考据,近代的研究更有系统性。
   下编分为七章。此编运用中西叙事理论分别从叙述体例、叙述视角、叙述时空、叙述结构、叙述思想、叙述语言、叙述特色等七个方面来论述两书的叙述艺术,侧重研究两书叙述上的异同,从两书叙述比较中看史传文学的发展。在叙述体例上,《史记》开创纪传体形式,《汉书》进一步整齐纪传体体例,将通史改为断代史;两书都贯彻“实录”的叙述思想,但《史记》比《汉书》更富有小说性,司马迁尚奇,因而作品中多想象和代言;在叙述视角上,两书作为史学著作,其要求客观写实的原则决定着其叙述视角必然以全知视角为主;在叙述时空上,两书都采取了顺叙、逆叙、插叙等众多叙事手法;叙述结构上都注重整体性原则;两书的叙述语言风格迥异,《史记》晓畅、不避繁复、多散句,《汉书》古雅、力求简洁、尚骈偶,《史》、《汉》语言之不同可见出汉代文学由散而骈的演绎轨迹;两书总体叙述特色不同,《史记》借史抒情,《汉书》含蓄内敛;《史记》“圆而神”,《汉书》“方以智”;《史记》为性情之作,《汉书》为伦理之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