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耐受力分析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6h】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耐受力分析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临床疗效:并研究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为该类骨折的治疗和术后功能恢复提供指导。
   方法:随访2005年01月~2011年01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因髋部骨折进行治疗的年龄大于65岁的且有完整资料的183例患者,其中男79例,女10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间的手术耐受力、临床疗效;并统计可能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Singh指数、术前患肢牵引、基础疾病史、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治疗、类固醇服药史,将这些指标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后P<0.05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手术耐受性高于非手术治疗组,且术后早期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死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年龄:65~75岁组、76~85岁组与86岁以上组术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性别:男性组与女性组术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体重指数:≤22.9组与>22.9组术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5)Singh指数:>Ⅲ级组与≤Ⅲ级术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
   (6)术前牵引:无牵引组与牵引组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在无统计学意义,P>0.05。
   (7)基础疾病史:无基础疾病、合并1种或2种基础疾病组与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三组术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
   (8)手术时机:伤后一周内手术组与伤后一周后手术组术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
   (9)手术方式:人工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组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术后早期并发症:无术后并发症组与有术后并发症组术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抗骨质疏松治疗: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组与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组术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类固醇服药史:无类固醇服药史与有类固醇服药史组术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将P<0.05的年龄、Singh指数、基础疾病史、手术时机、内固定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治疗、类固醇服药史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基础疾病史、手术时机、内固定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
   结论:
   1、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只要手术耐受力综合评定提示其能耐受手术的可能性大,积极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2、年龄、基础疾病史、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预后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