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站立位核磁共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6h】

站立位核磁共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序 言

资料与方法

1.对象

2.检查方法

结 果

1.腰椎椎间角及腰椎Cobb’s角

2.腰椎间盘高度变化

3.腰椎间盘突出面积

4.硬膜囊面积

5.椎间孔变化

讨 论

1.腰椎的解剖结构

2.不同体位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3.站立位及负荷对腰椎各解剖结构的影响:

4.屈伸体位对腰椎解剖结构的影响:

结 论

1. 站立位MRI在腰椎椎间角、腰椎cobb’s角、腰椎间盘高度、腰椎

2. L4-L5节段具有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从仰卧位到站立位,L3-L4的

3. 对于不能完全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站立位MRI是一种非

附 图

参考文献

综述:核磁共振(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疗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仰卧位和站立位核磁共振成像(MRI)图像部分指标的比较,探讨站立位核磁共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观察并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仰卧位和站立位核磁共振成像,测量腰椎Cobb’s角和L3-L4、L4-L5、L5-S1节段的腰椎椎间角、腰椎间盘高度、腰椎间盘突出面积、硬膜囊面积、椎间孔面积、黄韧带长度、厚度及面积和双侧椎间关节角度,以对比两种体位的核磁共振成像差异。
  结果:仰卧位及站立位MRI的cobb’s角、L3-L4及L5-S1的腰椎椎间角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L4-L5腰椎椎间角度无明显差异(P>0.01)。正常节段L4-L5仰卧位及站立位MRI的腰椎间盘高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突出节段L4-L5、L5-S1仰卧位及站立位MRI的腰椎间盘高度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1)。L4-L5、L5-S1仰卧位及站立位MRI的腰椎间盘突出面积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正常腰椎节段L4-L5、L5-S1仰卧位及站立位MRI的硬膜囊面积间无明显差异(P>0.01)。腰椎间盘突出节段L4-L5、L5-S1仰卧位及站立位MRI的硬膜囊面积间有明显差异(P<0.01)。正常腰椎节段和椎间盘突出节段的L4-L5、L5-S1仰卧位及站立位MRI腰椎间孔的椎间盘上区域面积间无明显差异(P>0.01)。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L4-L5、L5-S1仰卧位及站立位MRI腰椎间孔的椎间盘区域面积间有明显差异(P<0.01)。仰卧位及站立位MRI的黄韧带长度、厚度及面积、椎间关节角度间均无明显差异(P>0.01)。
  结论:站立位核磁共振中腰椎cobb’s角、腰椎椎间角、椎间盘高度、椎间孔大小及硬膜囊面积和腰椎间盘突出面积均与仰卧位核磁共振有明显差异,说明站立位核磁共振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较仰卧位核磁共振更敏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