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
【6h】

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回顾90年代的散文写作,一度令我对文学的未来感到乐观,不仅因为在众多的散文文本里面,我们感受到了文学之美以及当代文学的希望,更是因为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写作中依然保留着一份血性和责任感,而后者显然是值得赞许的。文学愈是艰难,读者对知识分子的写作愈是期待。这种期待实际上是对深刻的思想与担当的精神的诉求。庆幸的是,在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的冲击下,90年代的散文没有辜负读者的这种期待,知识分子以散文的形式对各种“中国问题”做出了讨论,而散文也因其个性化的表达以及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获得了读者的认可,曾经失落的知识分子在一种良性的互动中,再次建构与确认了自我的认同。
   90年代散文热点层出不穷,学者散文、文化散文、老生代散文、西部散文、小女人散文、新媒体散文等等,尽管风格不一,但多是在知识分子的参与推动下产生,并体现了知识分子写作的特点。因此,考察90年代散文只有与90年代的知识分子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那一个十年散文的文化内涵与高潮成因。更重要的是,90年代散文的成就标志着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实现,而知识分子再次确认的自我身份无疑又将推动散文乃至整个文学的兴盛。
   全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缘起、学界相关研究的述评以及本文研究的思路。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对本文选题的背景,即90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语境、文学处境、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简要地概括与梳理,重点在于探究“散文热”这样一种文学现象产生的现实基础与成因,以及当时的文化语境对知识分子散文写作方式的影响。第二章到第六章对那些能够充分体现知识分子自我认同方式的散文作家和作品进行重点分析,本文认为,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社会角色、功能定位、学者情怀与俗世价值共同构成了自我认同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五个主要方面。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将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和社会研究相结合,文化研究注重社会文化环境与背景的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理论分析;文学研究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将具体的、个性化的、横断面的比较分析相结合,力争文本研究具有思想深度:社会研究重在分析当下知识分子所关心的“中国问题”以及他们提出的解决路径,并紧密结合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来展开。另外,对90年代散文的考察也不是仅仅将视界局限在这个十年,而是与80年代甚至更早的相关联的知识背景联系起来,与历史的联系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在此基础上,结语部分对90年代散文的价值进行了一个综合的评定,在文学史与知识分子研究的层面上,指出90年代散文之于当代文学的重要价值所在。本文也注意到,90年代散文的良好态势在新世纪的文学写作中似乎并没有保持下去,当90年代的散文写作重新点燃文学的希望时,知识分子们却未能延续这个希望的火种,相比于反思90年代散文的一些失误,这或许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