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2005年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
2005年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

2005年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5-12-10

主办单位:北京市人口学会;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会议文集:2005年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这个论坛所讨论的问题非常重要. 这些年来很多国家都希望了解中国的经验.我到欧洲访问时,欧洲朋友提出希望介绍“中国现象”,就是中国经济怎样能够实现持续26年的高增长而势头不衰.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美国和一些经济学家讨论时,他们就已经提出“中国模式”这一观念,认为中国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值得研究,应该认真研究,但是一些政界人士不认同,近年来他们也有了改变.去年我到拉丁美洲访问见到一些美国政界朋友和拉丁美洲的很多高层政界人士,他们都有了共识,热切地提出了研究中国模式.这几年出席东北亚论坛,这些国家也非常推崇中国的发展经验,他们提出“北京共识”.尽管在提法上可能有所差别,但核心都是要研究中国究竟怎样从一个过去经济基础很薄弱的国家,达到了2005年GDP总量占世界第四位,且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成为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很多国家都希望了解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
  • 摘要:@@1 导言 北京市人口增长的来源分为两类: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北京市统计局报告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前,常住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和户籍迁移增长为主;90年代以后,以流动人口增长和户籍迁移增长为主.2004年,在全市增加的人口中,机械增长的人口占到97.8%,而自然增加人口只占全部增加人口的2.22%.因此,人口的机械增长是近年来北京市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1990-2004年北京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21%,年均增长27.8万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北京的人口增长更加迅猛;2000—2004年,北京的人口年均增长达47.1万;而北京2001—2004年自然人口年均增长仅0.64万,每年增长的人口绝大部分来自于机械增长的人口(包括户籍机械增长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
  • 摘要:@@1 减轻人口压力要控制人口规模与提高承载能力 双管齐下 人口压力不简单等于人口规模大. 人口压力=人口规模/承载能力 人口规模是指实际的人口规模.承载能力用可承载的人口规模表示. 因此,这个公式也可写作 人口压力=实际人口规模/可承载人口规模 当实际人口规模为零,即是空城.可承载人口规模不能为零,因为城 市不存在了,讨论人口压力问题还有什么意义?事实上,极端情况是不会 出现的.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城市有一定的人,就存在人口压力问题. 当实际人口规模等于可承载人口规模时,人口压力为1,我们可以把 它称为临界值.大于1时,即为超载.事实上,人口压力稍小于1,是比较 理想的状态,如0.7~0.9.就像你能挑100斤,只挑80斤,不是很轻松吗? 人口压力与人口规模成正比,在承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规模越 大,人口压力越大;人口压力与承载能力成反比,在人口规模不变的情况 下,承载能力越高,人口压力越小.
  • 摘要:@@知识分子平均寿命问题,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底,国家体委研究所李力研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关村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①,成为被引用最为频繁、轰动效应最大的报告.由于中关村是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和科学家最集中的地方,该地区知识分子的平均预期寿命自然引起高度关注.李力研的报告收集了中科院下属7个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共8个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5年时间内共134名死亡人口资料.经统计后得出结论:“中关村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低于北京1990年人均期望寿命73岁,比10年前调查的58.52岁也低出了5.18岁.”
  •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需求,了解学生、家长及教师对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态度和建议,为小学高年级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有针对性地做好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2005年5月,海淀区教委和海淀区计生协联合在海淀区小学高年级中开展了青春期健康教育试点调查. 1 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及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设计由海淀区计生协在前期中学青春期健康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小学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有关资料及调查方案,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分别设计出三套问卷.海淀区教委、区部分小学的领导和老师对问卷草案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请首都师范大学性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进行技术把关,形成问卷最终稿,确保问卷的科学、合理、有效、客观.调查内容针对学生、家长、教师的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设问,总体上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青春期发育状况、青春期健康知识的掌握、对青春期教育的看法及建议四个方面.
  • 摘要:@@1 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之间的壁垒日益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长很快,因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据“五普”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北京市的流动人口接近500万,约占总人口的30%,其流动人口的数量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看,育龄妇女占所有妇女总数的79.2%,15—39岁妇女占所有流动妇女的75.2%,也就是说,生育旺盛期的妇女是流动妇女的主体.人口的流动,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 摘要:@@1 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由于传统性别角色的定位,女性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加上受婚姻、生育、照顾子女、料理家务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整体经济活动参与率偏低.近年来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独立意识的增强,女性进入就业市场的比例和人数都在增加. 笔者经过整理和收集材料发现,对于女性经济参与率相关方面的文献大多是一种纵向的研究,对于不同地域妇女劳动参与率的研究较少.在我国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女性从各个方面对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我们理应加大对女性的关注,特别是对女性就业的关注.
  • 摘要:@@1 人口增长与垃圾问题 垃圾即固体废物(solid waste),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垃圾问题较之其他形式的环境问题的独特之处,在于垃圾有“五最”——最难得到处置、最具综合性的环境问题、与人口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问题、最晚得到重视、污染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的产量越来越大,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据报道,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垃圾产量每年大约以7%的速度增长,未经处理堆积下来的垃圾量已达到70多亿吨,侵占土地8亿多平方米.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之中.
  • 摘要:@@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各国经济学家及政府关注的焦点.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所有制结构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有制结构是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制约着社会的劳动力就业及生产力能否迅速发展.北京作为中国的首善之区,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及社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北京市劳动力就业及所有制结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所有制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 摘要:@@1 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在10个远郊区县各抽取2~3个乡镇,按10%的样本比例抽样.实际调查了25个乡镇,823户(1147户次),占10个区县上报9097总户(次)数的11.6%.走访了25名计生专干及10名信贷员. 1.1 贴息贷款的额度和分配使用情况 3年来全市10个远郊区县各贷款200万元、300万元、600万元,即全市贷款2000万元、3000万元、6000万元;扶持农户1758户、2020户、5319户,共计9097户.在问卷调查中,823户累计贷款金额为1616.17万元,当年实际还款额为958.72万元,(统计中"贷款金额"与"还款金额"不包括续贷;不包括个别区大额度的集体与公司发展模式),实际当年还款为59.3%,另有40.7%以续贷的形式还款,还款率为100%.
  • 摘要:@@1 问题的提出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京城的生活状态和边缘化现象,“北京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课题组,对北京市的农民工进行了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组在海淀区肖家河社区和东北旺乡土井社区、丰台区大红门苗浦西里社区和东街社区以及宣武区手帕口北街社区抽样调查了500份问卷,其中流动人口401份,并在以上社区以及西城区展览路三塔寺社区进行了5个本地居民、10个农民工的个人深度访谈.
  • 摘要:@@1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依靠自身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优势,吸引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容纳超过300万人以上流动人口的特大城市之一.考虑到目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等因素,未来北京流动人口稳定增加的发展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不过,我们必须看到,由于统一、开放、竞争型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更由于以服务型为主的统一、权威、多层次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还没有建成,北京市流动人口问题在进入新世纪以来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情况和新问题,其问题的复杂性已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因此,探索新时期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全新理念以及工作机制不仅事关首都社会稳定以及首都安全的大局,同时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首都目标的实现,更事关全国社会稳定的大局.
  • 摘要:@@1 北京市老年人口现状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人口转变较其他省市早,老龄化程度也相对较重.1990年和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5.57%和6.96%,而北京市的这一比重分别为6.35%和8.42%,分别比全国水平高0.78和1.46个百分点.2000年,北京市已经完全进入老年型社会. 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对老年人口来讲,他们作为生产者的角色逐渐减弱,而作为消费者的角色在不断增强.在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如何面对老龄化,正确处理老年人问题,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已成为北京市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 摘要:@@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是中国独有的社会问题和制度研究,外国没有相关的研究.从制度建设方面研究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保障问题,至今尚未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国内关于独生子女家庭社会保障的研究也不多,目前相关的研究多属于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或扶助政策,谈不上制度性的社会保障. 要保障我国人口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把现行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演变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制度,其中,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保障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
  • 摘要:@@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弱势群体是指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弱势群体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弱势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因此,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关乎社会稳定大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同时,在保证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保障其发展的权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 摘要:@@1 北京市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及其转变 北京市劳动人口就业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就业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与北京市户籍总人口的增长形成鲜明对照.从2000—2004年北京市户籍人口从1107.5万增加到1162.9万,共增加了55.4万人,近几年的户籍人口增量都相对稳定在14万左右,但是在2000—2004年间就业人口从619万增加到854万,共增加了235万人.北京市就业人口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北京市户籍人口和总人口的增长率.北京市就业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外地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规模扩大,而非户籍人口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人口大量增加导致的.正是外来人口就业的大规模增长,促进了北京市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不过,外来人口的适度规模有待研究.
  • 摘要:@@“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体现了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目的在于进一步把握首都人口发展新形势,谋划首都人口发展新思路,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首善之区.主要讲四点意见.1 认真总结"十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坚持谋全局、抓大事,取得了显著成绩.
  • 摘要:@@开展首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谈三点感想.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1 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意义 人口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今天,关注、重视人口问题,前瞻性地研究人口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正确处理人口与发展问题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工作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1800万左右.经过统筹考虑,《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600万左右.确立这一适度从紧的目标,既表明我们贯彻中央要求的态度和决心,也可以为实现2020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目标,也是我们感觉最没有把握的一个目标.首都的专家、学者要对北京市的人口发展提出好的建议,要为我市人口发展问题的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 摘要:@@入21世纪以后,由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也由于目前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接近50%,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城市化推进到以大城市为主的第二阶段.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人口城市化也已开始了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即由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过渡到以发展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但是,以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怎么走,则是一个需要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研究和吸取国际人口城市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尤其要研究和吸取人口城市化“拉美陷阱”的教训.这是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到第二阶段,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 摘要:@@根据我50多年的经验,我觉得当中国经济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想到人口问题,经济好的时候,谁也想不到人口问题.我曾翻译了法国的《人口通论》,这本书一开始是这么说的:我们平时谁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膝盖,因为你的膝盖不疼,关节灵活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它.人口也是一样.当人口问题没有被感觉到时,谁也不会想到它,但是当人口问题出来之后,我们想到时可能已经太晚了,解决起来非常棘手,所以现在经济快速增长了,我们完全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千万不要忘记它.所以我用的题目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人口始终是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快速增长时,更容易犯忽视人口的错误.
  • 摘要:@@1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 我们确实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点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当然在提出城乡二元结构的同时,我们提出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后来科学发展观正式作为今后国家战略转变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被确立之后,如何协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题中之意.这就等于从2002年把城乡二元结构提出到科学发展观被正式确立,短短的一两年的时间之内我们的认识随着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一个进步.我们应该认识到城乡二元结构将不是一个短期的体制结构,将是长期的.既然作为一种长期的体制结构,我们的相关政策、相关研究不能简单地做一个不加区分的研究,比如人口.如果我们不加区分地把城乡人口放在一起计算,然后去和GDP、财政收入或者其他指标作比较就有很大问题.我们只有把城乡分开,做两个域,那样我们相关的分析可能才会有价值、有意义.我们确实很难再说中国从城乡二元结构正式进入我们的话语系统之后,就有了政治正确性.我们今后恐怕就要说,中国的城市如何,中国的农村如何.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一个观点.
  • 摘要:@@1 和谐社会概念的深刻时代含义及其启示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央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根本战略观念的转变.这是中央审时度势,自觉适应世界从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转变的国际潮流,积极应对我国进入社会矛盾活跃期多发期的社会现实,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用破坏旧世界的思路和方法来建设新世界的经验教训,深入参考我国优秀文化中人伦和谐、天人协调的精华思想,认真汲取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关于社会协调发展的积极成果,而做出意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 摘要:@@北京市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全国大量的流动人口,以至于引起国家、市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近几年对北京市人口容量问题的研究争论不断.其核心内容是流动人口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近1.4亿,北京市是继广东省、上海市之后第三大流动人口聚集地,吸纳了全国5%的流动人口,意味着有近700万的人口规模,几乎占了北京市常住人口的2/3.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规模,在给北京市经济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诸如环境、资源、住房、交通、治安等问题.在未来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流动人口,如何认识它,将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等,关系重大.面对如此重大的课题,我们不仅要了解当前流动人口的特点,更需要进一步了解未来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北京市人口的影响.
  • 摘要:@@就业人口是城市人口规模支撑的主要经济力量.就业管理是人口规模管理的主干.就业大军不断加入新的有生力量,同时在退休人员不断退出劳动大军的同时,也溢出一部分劳动人口.应该说.这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劳动大军一种必要的动态.没有一定的劳动年龄人口溢出,劳动大军就不能保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步,然而溢出的劳动年龄人口过多,也不正常.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北京在三次产业单位增加值就业比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同时,逆向出现溢出的劳动人口快速增长,而登记失业人口保持低位.我们对溢出的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除了失业人口和受教育人口之外,暂无意愿就业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口增长相当快.
  • 摘要:@@1 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北京市外来人口的规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较大规模递增,近年来增长尤其迅速.1979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只有13万,2000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总数已经达到308万,2003年增加到409万,外来人口中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从2000年的257万增加到2003年的307万,2004年外来常住人口规模进一步增加到329.8万,已经占到北京市常住人口总规模的22.09%(近1/4).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对北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北京市的基础设施、社会治安以及管理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 摘要:@@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因流动人口规模膨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管理失控导致的北京城市人口规模控制话题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1 现阶段人口向北京集聚有其客观必然性,应通过经济和社会政策调整实现调控目标 人口向城市迁移是城市化的基本标志.观察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是一个客观规律.尽管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中心城区特别是传统的中心商业区,人口呈现向郊区化扩散的趋势;但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尤其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的发育来看,人口集聚程度仍在提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处于人口向城市,尤其是向大城市的聚集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反城市化”战略的长期实施,导致改革开放后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如洪水倾泻般势不可当,出现了短期内城市化需要加速发展的局面,因此,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人口容量的不断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与珠三角、长三角不同,北京周边城市群发育不足,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落差,人口向心拉力强劲,不利于人口扩散,短期内人口膨胀压力依然很大.
  • 摘要:@@1 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1.1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发达国家老龄化的发展看,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出生率下降和人口预期寿命延长.首先,由于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进步,生产条件改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治病、抗病能力,人口死亡率下降.其次,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社会生产从由原来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转为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妇女参加工作使家庭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退休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养儿防老”的生育观.英国的人口死亡率从产业革命前的22.2‰下降到1891年的16.4‰;德国的人口死亡率从1880年的25.3‰下降到1910年的19.3‰,人口出生率由1880年的37.0‰下降到1910年33.6‰,而英德两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8年)先后进人人口老龄化.
  • 摘要:@@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注意到女性老年人口的增长及其对社会经济保障、医疗保障等一系列方面的影响,但是这一问题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女性老年人口问题有其深刻的人口学根源.在人口老龄化特别是人口高龄化过程中,人口寿命水平逐渐提高,由于女性人口寿命高于男性人口,女性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幅度要大于男性,而且寿命水平越高,男女两性之间的寿命差距就越大,因此越是老龄化的人口,老年人口中女性的比例就越高.与男性相比,目前发达国家女性平均多活7岁,发展中国家平均多活3岁.由此形成的女性老年人口高龄化的特点十分明显,发达国家女性老年人口中年龄在80岁以上的比例为19%,至2025年这一比例将升至25%;在发展中国家,目前这一比例为9%,而2025年这一数将增至3倍.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2010-2015年女性预期寿命将比男性高3.9岁,2020-2025年女性高于男性4.1岁,2040-2050年女性高出4.5岁.这将蕴涵更多的老年妇女问题.
  • 摘要:@@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2份,收回502份,回收率为100%.在问卷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担任调查员,学生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的培训,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调查时手持问卷,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审验.这次调查从问卷设计、调查方式的选取、调查的具体实施到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都以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为前提,按严格的程序执行,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信度与效度.为了方便起见,对“社会保障用户”以下统称为“受访者”.本文由于篇幅所限,仅就养老保险方面的部分典型问题进行报告.归纳为三个部分,共12个判断.
  • 摘要:@@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居于前茅,仅次于上海.北京进入老年型人口比全国早13年,且今后每年将有10万左右的人口进入老年人的行列.人口老龄化发展给北京社会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首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把其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背景下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好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求得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北京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稳定环境.此论文主要探讨老年人经济保障方面的问题.
  • 摘要:@@人口因素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人口发展也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因此制定出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和全局性的北京市“十一五”人口规划对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影响人口规划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将北京市定位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草案)》才不再提及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对北京城市功能定位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
  • 摘要:@@1 北京城市“低保”劳动年龄人口的状况 1.1抽样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调查总体为北京市8个城区的所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以下简称“低保”家庭).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等距概率抽样.具体的抽样方案如下. (1)从北京市八个城区社区居(家)委会中,按照多阶段等距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40个街道80个社区居(家)委会,形成“北京市民标准样本网络”.
  • 摘要:@@1 他山之石:巴黎市和夏特莱特区人口发展的启示 1.1相似城市和相似区域国际比较研究方法 城市人口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单纯就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来讨论其人口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城市和地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为此,我们首先采取“相似城市和相似区域国际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西城区的未来人口发展做出总体定位.
  • 摘要:@@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为掌握怀柔区人口的发展情况,怀柔区人口计生委先后与发改委、公安、卫生、统计、民政等部门协商座谈,并请人口专家座谈指导,回顾了怀柔区自建县以来人口发展的历史变迁,针对当前面临的人口数量、质量以及管理和服务等问题,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发展,为全区未来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发展、助推城市化提供参考等方面,对未来怀柔区人口发展进行初步研讨.
  • 摘要:@@计生委更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后,增加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职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经过一年来的思索,笔者认为确定一个区的人口发展战略,唯一的依据就是该区的功能定位.下面以东城区为例加以说明. 1 首先要明确东城区的功能定位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规定:东城区和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都属于“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的北京城市定位的集中体现,是首都功能和“四个服务”的最主要载体,主要任务是加强城市管理、保护古都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东城区的具体定位是:“北京市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全国性文化机构聚集地之一,传统文化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以上“首都功能核心区”和东城区具体的功能定位就是制定东城区人口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摘要:@@作为国家的首都和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发达的特大城市,北京的城市化 步伐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4年,我围的城市化率为41.6%,北京的城市 化率为79%,从区域城市化的角度看,北京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 的平均水平.在北京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北京人口现状及调控措施 1.1北京人口规模: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 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半个世纪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急速膨 胀.按现行区划统计,北京市常住人口从1949年的414万人增加到2005 年的1538万人,56年间增加112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7万人,2005年的 人口规模相当于1949年的3.6倍.
  • 摘要:@@近年来,抑制北京市人口过快增长势头的问题,普遍被当成似乎是一个是否应该限制外来人口进京的问题,或简单地被认为仅是区位优势的结果.这种表面的看法及其引发的争论,实际上把认识的焦点引离了对根本性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认识.外来人口不是随便进京的、随便可以滞留的,也不是随便可以撵出去的,是北京市的就业岗位雇用的;北京市无疑有区位优势,但也有自己的城市定位、城市战略,脱离城市定位、城市战略利用区位优势,优势就可能变成劣势.换言之,北京市人口增长是北京市经济发展拉动的结果,反映了北京市在利用区位优势为城市定位、城市战略服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认真研究北京市如何利用区位优势真正有力地为北京市城市定位、城市战略服务,采取有力措施,扭转目前“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增长”而某种程度有悖于城市定位、城市战略的较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协调解决北京市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关系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 摘要:@@1 北京的人口分布与变动 1982年人口普查时,北京全市人口为923.97万,1990年为1 081.94万.到2000年普查时,全市人口增加到1356.92万.与1964年相比,1964—1982年人口增长了21.62%,平均年增长率为10.87‰;1982-1990年人口增加了7.10%,平均年增长19.73‰;1990—2000年人口增长25.42%,平均年增长21.92‰,即是说,从1964年以来,总的来说,北京人口呈加速增长的态势. 在总人口加速增长过程中,各区域增长情况大不相同.从1982年以来,城市中心区人口逐渐减少,城市边缘区、城市外围区域、远郊县人口不断增加,从增加速度来看,从大至小的顺序分别是边缘区、外围区和远郊县.
  • 摘要:@@1背景与现状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应走在全国的前列.多年来,北京市人口计生委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总体思路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围绕综合改革,大力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建设新机制体系,全面提升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赢得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战略主动权,为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